在彻底离开我那被绑架的小小国家几个月之后,我来到了马提尼克岛。可能是想在一段时间内,忘却我作为移民的境遇。但这做不到:由于我当时对小国的命运十分敏感,在那里一切都让我想起我的波希米亚来;尤其因为我与马提尼克的相遇,正好发生在它的文化正在狂热地追求它自身的特性的时候。
我当时对这座岛有多少认识?什么也没有。只知道埃梅·塞泽尔的名字,因为我在十七岁的时候,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在一本捷克的前卫杂志上读过他被译成捷克文的诗。马提尼克岛,对我来说,是埃梅·塞泽尔的岛。事实上,当我踏上这座岛时,它就是这样向我呈现的。塞泽尔当时是法兰西堡的市长。每天我都在市府周围看到人群在等待,等着跟他说话,谈知心事,让他帮忙出主意。我肯定再也看不到民众与代表他们的人之间那样一种私密、直接的接触了。
诗人成为一种文化、一个民族的奠基者,这一点,我在我的中欧已经见过不少。比如波兰的亚当·密茨凯维奇、匈牙利的裴多菲·山多尔,波希米亚的卡雷尔·希内克·马哈。但马哈是一个被诅咒的诗人,密茨凯维奇是一个移民,裴多菲则是一八四九年在一场战役中死去的年轻的革命家。他们都未能经历塞泽尔所经历的:民众公开向他表示爱戴。而且,塞泽尔不是一个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者,他是一个现代的诗人,兰波的继承人,超现实主义者的朋友。假如说中欧小国的文学是扎根于浪漫主义文化之中的,那么,马提尼克岛的文学(及至整个安的列斯地区的文学)是诞生于现代艺术的美学之中的!(这一点让我觉得非常美妙!)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