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颗系外行星被发现的4年后,好运气落到了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戴维·沙博诺头上。他用视向速度法发现一颗叫做HD209458的恒星有行星围绕,接着他利用哈勃望远镜对这颗恒星的亮度进行了观测并记录。结果,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我们找到了寻找类地行星的方法。
这颗恒星的亮度每隔7天会减弱一次,亮度会丢失1.5%,每次持续几个小时,非常有规律。天文学家马上就意识到这一恒星亮度有规律变化的发现又是一个天赐的礼物,为什么会变化呢?其实很简单,从我们观察者的角度看过去,围绕着这颗恒星旋转的行星每隔7天从恒星的表面经过一次,这种天文现象我们称之为“行星凌日”。这在太阳系经常发生,比如说日食其实就是月球凌日,从我们观察者的角度看过去,月亮挡住了太阳,所以太阳会骤然变暗。
用这个办法寻找行星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因为要观测恒星的亮度变化比观测多普勒效应要“容易”,准确地说是精度更高。这个精度足以让我们发现质量较小、离恒星较远的类地行星。通过恒星亮度衰减的多少以及凌日的时间等数据(再配合视向速度法测量的数据),我们还能够比较精确地计算出这颗行星的质量、体积、轨道周期、与恒星距离等数据。
不过呢,虽然精度是够了,要寻找到类地行星仍然是相当的不易。首先,一颗行星要能够相对我们产生凌日现象,它的运行轨道必须和地球在一个平面上。如果地球是处在“俯视”的位置上,那么就永远不可能观察到凌日现象,而二者处在同一个轨道平面的几率只有大约百分之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