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林铭述结识于学生时代,是四十年的老朋友了。当年,我读北大,他读中央音乐学院,“文化大革命”期间不上课,常在我们的共同好友郭世英家里相聚。不久,郭世英受迫害去世,我们俩毕业后人分南北,各自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颠簸,而彼此的联系和友情未尝中断。我们有许多珍贵的共同记忆,这些记忆见证了我们青年时代最难忘的一段岁月,其中布满郭世英的音容笑貌。
记得未见林铭述时,郭世英向我这样描绘他:“这个人无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见了面,我明白郭世英为什么这么说了。我看到的林铭述,精力充沛,才华横溢,见多识广,无论谈论什么话题,包括政治、社会、艺术、人生,都兴致勃勃,妙趣横生。我喜欢听他聊天,那真是一种享受。这是一个对世界和生活满怀兴趣的人,是的,在他的前方有太多的可能性,有太多成功的机会。
一个人兴趣太广泛,就有精力太分散的危险,似乎又不利于成功。在很长时间里,林铭述从事过不同的职业,他仿佛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一种能把众多兴趣和才能最佳结合起来的事业。事实上,人在寻找的时候往往是盲目的,不知道自己要找的东西在哪里。近些年里,一开始好像纯属偶然,他搞起了建筑摄影,一发而不可收,痴迷于斯,作品迅速获得了业内的高度赞誉。物有其时,命运之神冥冥中自有其安排,林铭述恍然大悟,原来归宿在这里,就是“做一个凝固音乐的演奏者”。
我相信林铭述的判断,这是他的艺术家本能在对他说话。他的艺术积累中的三个似乎分离的因素——建筑世家的熏陶,专业的音乐功底,执着的摄影爱好——在建筑摄影中融合成了一体。其中,音乐素养的作用非同小可。作为一个音乐家,“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对他来说不只是一句名言,更是真切的体验。他熟知声音在时间中的比例之美,从而能够敏锐地捕捉建筑在空间中相似的比例之美。看他的作品,我们仿佛真的感受到建筑具有一种音乐性,从构图和色彩的安排中听到了旋律、节奏、和声。建筑物是乐谱,而他是一位演奏的高手,在演奏时注入了自己的理解、想象和情感,因此即使拍摄同一座建筑物,也能呈现出不同的意义指向和审美效果。得益于音乐,他还使建筑获得了本来不具有的表达心情的功能,作品富有亲切的人情味。此外,我非常喜欢的一点是,他与观念摄影无染,拍摄建筑物常有出人意料的独特的角度,却丝毫不刻意另类,画面新颖而仍然很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