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树有个短篇小说,叫作《背带短裤》,大略是说有个女性,为家庭操劳多年,与丈夫虽有龃龉但一直忍着,直到老来,去德国旅游一趟,想买德国式背带短裤给丈夫,店里老板保持德国人的严谨,说人没到现场不能卖——除非找个和她丈夫身材类似的男子来。女主角答应了,路上找了个身材肖似其夫的德国人来试衣服……试完衣服后,她已经下决心要离婚了。这是村上春树寓意最微妙的小说之一,你可以猜说是该女性在此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多年以来久积的委屈,或对丈夫深藏的厌恶云云,但这里的确有些小尴尬:背带短裤,德国……这两个词怎么就划到一起了呢?
广义的背带裤——即裤子靠各类背带,或交叉,或平行,总之搭着肩来固定——古已有之,十七世纪欧洲人穿衣服,经常是下裤子,上衬衣,裤子上两条背带勒住衬衣肩膀,就免腰带了。之后慢慢有种穿法开始流行,即:裤子加前衣襟后背,直覆到胸,对男人来说,这就是件连衣搭背大裤子了。这玩意流行于十八世纪的德国,美国管这个叫overall,顾名思义,“全包着”;在英国叫dungaree,这词更偏,是打印度来的:在印度语里,dungri这个读音代指的词意为印布棉花所制的衣服,英国人常年在印度殖民,逼印度人说英语,自己也不小心引了些词汇在里头。所以可以说,背带裤在英美语境里,最早就这俩意思:印花粗棉布所制的、全包着的衣服。
众所周知,印花粗棉布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是英国人殖民、工业革命期间的事。那时间,世上的农民正纷纷转为工人,大家都需要正经的劳动服装。美国刚独立那些年,南部多是黑人种植棉花田,就是《乱世佳人》里的景象。奴仆要下厨做饭,怕沾脏身子;农民要弯腰耕作,怕弄脏裤子;工人要干各类摩摩擦擦跌跌撞撞的事情,需要身结实耐磨的行头,于是就有了背带裤:前襟拉高,肩上挂带固定,这就能遮盖下半身及上半身的大部分了,不怕脏,不怕磨,妙哉。十九世纪时,美国南部和中西部,如果你穿着背带裤出门,大家都知道你是有饭碗的:也许是农民,也许是铁道工人,总而言之,你穿着背带裤,就意味着劳动光荣!——而且,你说不定还是一画家。十九世纪末,真有画家穿背带裤作画的,那时报纸连载小说,经常描写某画家又把胸口背带裤染得一团乱色,满手都是松节油,当作身份标签。甚至,英国还用这个做军装,供给士兵们穿。看着不算体面,但方便啊!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