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刚到机村头一二年,那可是高贵的东西。
那时,机村人眼中,报纸和过去喇嘛们手中的经书是差不多的。
不管你识不识字,能够拿起报纸来,一张张打开,那就真是机村有头有脸的人了。那时,工作组白天下地和大家一起劳动,要到晚上,或者下雨天,才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会。念报纸可是会议最重要的内容。
工作组的干部从不亲手把报纸带到会场上来。会场不是在仓库就是在小学校的教室里。煤气灯把会场照得透亮,来开会的人各自找好了安置自己屁股的地方,女人转动手中的纺锤,捻纺羊毛。男人们掏出烟袋,在划火柴和敲打火镰的声音中,烟雾腾腾地升起来,灯光就显得浑浊了。
这时工作组才走进会场。大家都抬起刚刚安放下去的屁股,干部把手往下按按,大家的屁股才落回原处。干部坐好了,笑着环顾会场一周,伸出手,指了一个人,说:“你!”
被指的多半是一个年轻人,那个年轻人受宠若惊地站起来:“我?”
“对,你!去拿报纸!”
这个人立即就跑开了,一眨眼功夫又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把一摞报纸放在干部面前。不能说是机村每个年轻人,但可以说至少是百分之九十五的年轻人都希望得到这个机会。工作组很知道大家的心思,有时连着两三个会都叫一个人去,当这个人几乎把拿报纸的差事当成对自己未来的一种承诺的时候,他们又换人了。这个差使因此在机村上进的年轻人中间造成了猜忌与竞争。
那时的村里有两份报纸:《人民日报》和《四川日报》。
机村的报纸不是天天来的。因为那时机村跟外面相距遥远。上面替村里订了以上两份报纸。邮政只把报纸送到乡上。那时的工作组一两个月就来一次。每次都把机村的报纸顺便带来。报纸是日报,就是天天都有的意思。但那时却是十天半月才来上一次。来了,是包在邮政专用口袋里重重的一大捆。纸本是羽毛一样轻盈的东西,一点点风就能让一片纸飞扬起来。但捆扎在一起,就变得石头一样沉重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