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军事舞台上的演员们 军阀余荫与“五四”传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思想家和知识界创造着历史,而军阀、土匪、马贼、帮会龙头、兵痞以及各色乡村能人也在创造历史。

五四时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最耀眼的岁月,引进西潮,提倡新文化,追捧“德、赛”两“先生”,还上大街游行,抗议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分赃,在赵家楼放了一把火。接着就是“问题与主义”,社会主义论战,科玄论战,最后有了共产党。多少年了,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觉得“五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五四”是现代史的开端,后面的历史好像都从这里发端,后面的好多问题都可以回到“五四”的原点。

然而,每当提起“五四”,我总要想到军阀,因为“五四”恰好发生在军阀统治时期,大总统是徐世昌,实际掌权的则是皖系军阀段祺瑞。那些看起来乌烟瘴气的军阀表演和后世同样的乌烟瘴气让我想到,“五四”的作用是否更多的是一种精神象征,跟后来的政治操作其实没有那么大的关系。按美籍华人学者林毓生的说法,我们的民族多少有点“思想文化决定论”的倾向,兴亡更替,人们总是把板子打在学风和士风的屁股上。明亡,大家说是学风空疏,士大夫袖手谈心性所致;晚清势危,人们又埋怨乾嘉以来的朴学考据。“五四”和“五四”以后,尽管有好事者引入了实验主义,但这种“思想文化决定论”却依然故我,直到今天,我们的“五四”情结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老祖宗的积习。

军阀是个坏东西,这没问题。其实,近代以来,凡带上个“阀”字的名词,就有点骂人的意思了。在老祖宗那里,“阀阅”好像还是挺中性的,只是门阀才有点贬义。军阀、学阀、财阀、党阀……细排下去,大概还有十几个。其中军阀是最为人鄙夷的,因为这些人手里有枪,属于千余年来为国人所不齿的军汉武夫,行为粗鲁,不讲道理,看上哪个女学生就要拉去当姨太太的。不幸的是,“五四”前和“五四”后,政坛上主角却只能是军阀。有枪的,说话声音就大。声音大的人也不光干坏事,“五四”上街抗议的时候,学生一批批被抓,北大法学院都改了监狱,当局好像依然心如石铁。我们的教科书上说后来的转机是上海工人一声援,北京政府害了怕,赶紧命令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其实,当时声援的不仅有工人,还有军阀,闹得最凶的当属号称“善战”的北洋军阀第三师的师长吴佩孚。此公时在湖南前线(南北军阀混战的前线),总是在报上抨击卖国贼,今天一篇新式的《驱鳄鱼文》,明日一通仿《讨武曌檄》。上海护军使卢永祥其实也在帮腔,所谓上海罢工的严重后果云云,其实就是他拿来吓唬北京政府的。到底最后谁起了作用?我说不清,但至少不能说军阀的起哄没有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