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从佛教的角度看,生死问题与轮回说有不解之缘。人死之后,并不是归于虚无,而是进入了轮回,这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安慰。可是,就算生命通过轮回仍在继续,不断地重新投胎,如果在意识上没有延续性,我并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再能记得我,那一世又一世的生命和我有什么关系呢?
济:说到没有延续性,那只是因为我们自己觉得没有延续性。如果看不到过去和未来,自然就觉得那些和当下这个生命没有关系。因为没关系,似乎就不必为它负责,有这样的心态。关于生命的延续,佛法是用“相似相续”来表达。不论肉体还是心灵,都是相似相续的,像流水一样,看似一直在那里,其实内容在不断变化。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生命内涵也时刻在发展变化中。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张白纸。你了解也好,不了解也好,这种潜在关系是存在的。
周:还有一个难点是,佛教的最高目的还是要断轮回,从生命的流转中摆脱出来。阿赖耶识是生命流转或者说轮回的载体,那么,断轮回以后,阿赖耶识是一个什么情形?它是否还存在?
济:唯识不同于哲学的关键就是,它的所有理论都在完成一件事,那就是“转依”——转变生命的依托。这个依托就是阿赖耶识,而转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转迷为悟。凡夫为无明所惑,看不清世界真相,也看不清生命真相,所以会不断制造问题,在阿赖耶识中存储各种杂染种子,从而构成生命的轮回。学佛,就是要去除迷惑,建立正确认识。然后通过这种认识去禅修,将生命导向觉悟。这是认识层面的改变。二是转染成净。生命的染与净,是取决于阿赖耶识中不同种子的力量。所谓种子,就是一种心理力量。杂染的种子会长出低劣的生命果实,清净的种子会长出圆满的生命果实。凡夫因为无明,时时都在产生贪嗔痴等行为,形成杂染的种子。当它们产生活动时,每一次,都会使原有种子得到增长,唯识称之为“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由此形成的心理力量会逐步积累,主导生命走向。生命就在这样的轮回中,不能自已。除此以外,阿赖耶识还蕴藏着清净的无漏种子。通过听闻和修学佛法,引发无漏种子,开显清净无染的人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