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人性和知识本质的诸多认识都被维基百科颠覆了。刚开始,我和许多人一样,认为维基百科不可能成功,如今它却已经众所周知。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在线参考资料,出人意料的是,无需许可,全世界任何人都能随时对它的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雅加达的一个12岁孩子如果愿意,也可以编辑“乔治·华盛顿”这个词条。我过去认为年轻人和无聊的人爱捣乱,而网上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会让人人都能编辑的百科辞典成为泡影。我还认为那些尽责的内容提供者免不了会夸大或记错事实,让我们更难获得可靠的内容。根据自己20年的上网经验,我觉得不能信赖一个随机的陌生人提供的内容,而一群随机内容提供者聚集在一起将造成一团混乱。由专家创建的网页,如果没有编辑过也不能让我信服。一部未经编辑的百科全书,完全出自业余人士乃至不学无术者之手,似乎注定没有价值。
基于对信息结构的了解,我深信,没有刻意的大量精力和智力活动投入带来的转变,知识不会自发地从数据中产生。我曾经参与过盲目的集体写作,结果都只会产生平庸、劣质的内容。这种形式发生在网络上又有什么区别呢?
因此,当第一部标准的在线百科辞典(当时叫做Nupedia)在2000年推出时没有大获成功,我并不觉得意外。尽管人人都能编辑辞典,但是Nupedia要求新内容必须由一批其他内容提供者花费漫长的时间进行重写,这让新手感到气馁。然而,Nupedia的创始人另外建立了一个易用的维基网站,方便人们编辑内容。令人倍感意外的是,由于任何人无需等待他人审核就能自行编辑或发布内容,人们主要的活动反而都在维基网站上。我当时对这个网站的期望值并不高,如今它已经换了一个名字——维基百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