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今后人们如何看待动乱的60年代,有一件事实既无可否认又无可扭转。60年代的美国青年,彻底打乱了西方的时装秩序。
无论美国60年代对我个人有多少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有一件事实既让我心安,又让我理得。我可以一年四季,在任何场合,穿我到60年代已经穿了半辈子的牛仔裤。
打开我的衣柜,走进我的衣橱,你会发现我总有上百条牛仔裤。
这多半是因为我有幸(或不幸)一生都处在一个历史夹缝:我没有做过任何需要穿西装打领带的工作。
这句话似乎表示,在一个现代化社会,西装领带是标准,牛仔裤是例外。情况如非绝对,也大致如此。想想看,今天,包括中国人社会在内的大半世界,都在以西方合乎规矩的服装为榜样,而非以,比如说,阿富汗民族服装为借镜。
可是西方服装,直到19世纪末,仍一直有一个相当严格的秩序。跨越了这个界线,虽然不算犯法,但也不为社会所容。衣装多半反映符合你的年龄身份。时装游戏只能在上流社会中演出。
这场游戏直到20世纪中才有我们一般人的参与。西方服装在二次大战之后,才算是走向了民主化大众化。时装不但可在,而且已经在民间流行。同时背后还有一个商业消费文化在大力鼓吹。
因而自然而然地也出现了一套又一套的时装理论。
1940年代末,一位研究西方服装史的学者拉弗(James Laver)为我们一般大众制定了一套有关时装的定律:
一件衣服在流行那年穿出,你很时髦。
流行前一年穿出,你很大胆。
流行的前五年穿出,你下流无耻。
而在流行后一年穿出,你过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