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唐代,当涂县曾经有过一位叫王鲁的县令,此人爱财如命,贪污受贿,聚敛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上行下效,他的一班衙役们也纷纷如法炮制,弄得百姓叫苦不迭。一些县民实在气愤不过,便状告王县令手下的一位主簿贪污,王县令看了状纸之后,以为这是在影射自己,惊骇之余,便在状纸上写了“汝虽打草,吾已惊蛇”的八字批语。这件事既为后人传为笑谈,同时也留下了一句沿用至今的成语“打草惊蛇。”
后来,这句成语被收入《三十六计》中,成为第三套攻战计中的第一计。“疑以非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这计主要是说明观察了解到对方的动静以后再采取行动。在军事上是强调要反复侦察。比如进军路上遇到地势复杂,草深林密的地方,要反复搜索;安营扎寨的时候要四处侦察,防备敌人埋伏、偷袭等等。孙子说得好:“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含有这样的意思。战争,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支军队生死存亡的大事,发动战争之前要慎重考虑,一旦决定开战,也要处处小心,准备随时调查研究,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以防不测。否则,将会铸成大错。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军进攻赵国,两军在长乎(今山西省高平县西北)僵持不下。这时,赵王听信谗言,派毫无实战经验的赵括为主将,换下了身经百战的老将廉颇。相反,秦王却选派了卓越的军事家白起为主帅,并增派沒军,企图一举歼灭赵军。
白起针对赵括没有实战经验、鲁莽轻敌的弱点,决定对赵军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他首先命秦军在长壁地区构成一个袋形阵地,以主力坚守,阻止赵军进攻,同时命原第一线上部队一旦受攻便诈败,将赵军诱入包围圈,然后,他又在长壁的两翼布置两万五千名精兵,准备插入赵军后方切断其粮道;另外,他还派出精骑五千,插入赵军营垒中间,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