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全新的事物很少,就算最伟大的演讲家,也要借助于阅读和书本的资料来获取灵感。要扩大文字储量,必须让自己的头脑常常接受文字的洗礼。
英国一位失业的穷人,走在费城的街道上找工作。他走进大商人保罗·吉彭斯的办公室,要求和吉彭斯先生见面。吉彭斯先生用不信任的眼光看着这位陌生人。他的衣衫褴褛,衣袖底部全磨光,全身上下到处透露寒酸气。吉彭斯先生一半出于好奇,一半出于同情,答应接见他。吉彭斯只打算听对方说几秒钟,但随即几秒钟却变成几分钟,几分钟又变成一个小时,而谈话依旧进行。谈话结束后,吉彭斯先生打电话给费城的大资本家之一的狄龙出版公司的经理罗兰·泰勒先生,邀请他和这位陌生人共进午餐,然后为他安排了一个很好的工作。这个外表穷困潦倒的男子,怎么能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影响两位重要人物?
他的秘诀就是:出色的英语表达能力。事实上,这个人是牛津大学的毕业生,到美国从事一项商业任务。不幸这项任务失败,他就被困在美国,有家回不了——既没有钱,也没有朋友。英语是他的母语,所以他能说得准确又漂亮,听他说话的人立即忘掉了他那双沾满泥土的皮鞋、褴褛的外衣和那不修边幅的脸孔。他的辞藻成为他进入最高级商界的护照。
这名男子的故事虽然有点与众不同,但它说明了一个真理:我们的言谈,随时会被别人作为评价我们的依据。我们说的话,显示我们的修养程度,它能让听者知道我们怎样的出身,它们是教育和文化的证明。
前面提过,我们——包括你和我——接触世界的方式只有四种。旁人是根据四件事情来评估我们,并把我们进行分类:我们做什么,我们看起来什么样子,我们说些什么,我们怎么说。然而,很多人稀里糊涂地过了一生,离开学校后,不知道要努力增加自己的词汇,不去掌握各种字义,不能准确而肯定地说话。他习惯了使用那些已在街头和办公室过度使用的、意义虚幻的词句,就难怪他的谈话缺乏明确性和个性特点了,也难怪他经常发音错误、弄错文法了。我甚至听到很多大学毕业生常常脱口而出市井流氓的口头禅——连大学毕业生也犯这种错误,我们怎能期望那些因经济能力不足而缺少教育机会的人不这样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