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卷 儿童期(2~12岁) 三、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法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现在来谈谈实践。前面已经提到过,当孩子们索要某件东西的时候,我们要先判断他们是不是真的需要,然后再决定到底给不给他们。同时,他们的任何行为,都不应该是为了执行你的命令,而是出于自己的需要。

在孩子的词汇中,不应该有“服从”和“命令”这两个词,与之相对应,“责任”和“义务”也要剔除,取而代之的是“力量”“限制”“柔弱”和“需要”几个词语。

在还没拥有理性的年纪,孩子的头脑中是没有精神存在和社会关系的概念的,平时跟孩子的交流中,我们要避免提及与之相关的词语,以免孩子赋予这些词语一些主观的、错误的意义,致使以后难以纠正过来。

洛克有一个很重要的也很时髦的观点,“用理性去教育孩子”。诚然,理性很重要,可我并不赞同他的说法。我发现,那些用理性教育法所培养出来的孩子非呆即傻。

在人体所有的官能中,理性受到其他各种官能的制约,因此发展得最迟,也发展得最慢,即便如此,还有人非要用它去促进其他官能的发展!

人们普遍认为,理性是一种很重要的品质,一个有理性的人必定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所以人们非常乐衷于把理性用于对孩子的教育中去。

理性本来是教育的结果,却被那些人当成了教育的手段,这简直就是本末倒置。如果孩子们能够去配合理性教育,那他们还有什么接受教育的必要呢?

在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时候,无论是已有的还是即将发生的差不多都脱离不了以下对话模式。

老师:你不应该那样做。

孩子:为什么?

老师:因为那样做是不对的。

孩子:不对!哪里不对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