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发生时,我还没长牙呢。
20世纪80年代初,京城兴起了自做沙发热。
为什么自做呢?因为家具店里虽有沙发,却属于高档稀有之物,一般人买不起,基本上是“仅供参观”的样品。那高贵的舒适,可望而不可即,只有羡慕得流哈喇子的份儿。你不信吧?
在动乱已过盛世将兴的年头,人们也敢放开想象力,沾一点儿从前“资产阶级的生活”了。脑子灵活的小贩开始到居民区吆喝:“修沙发做沙发嘞,修沙发做沙发嘞——”
爸爸这个小伙子呢,在服装方面是落后到底的,保证衬衫上没有磨出洞就已经很不错了;但对于文学政经、家居环境这些,他还是能够紧跟时代潮流的。那些天他正在家里设计沙发结构图,打算自己做,一听窗外的吆喝声,心里顿时一动,赶紧跑出去。问了问价,20元一个!这也太贵了,足足顶半个月工资!但是,如果买了沙发,原本简单生硬的家,将旧貌换新颜,平添三分舒适柔软。想到触手可及的美好转变,爸爸狠了狠心,决定做两个。他美滋滋地想象着妈妈从怀柔回来时,脸上那惊喜的表情。
谁知那小贩是一个傻大胆儿、二把刀。他把旧木板砍吧砍吧,用钉子三锤两凿给钉上,用粗铁丝和麻线绳捆紧了,放上十几个弹簧再垫上棕榈和棉花,包上旧床单,一个歪歪扭扭的大沙发就做成了。唉,我的又傻又豪爽的老爸啊,看着那么一个憨大粗笨的玩意儿笑不得恼不得,只得认了。
爸爸还算走运的,后来人们争先恐后赶潮流,家家都要做沙发,无德小贩变得供不应求了,很快就出现了一个特别经典的段子:据说有一家人找小贩儿做了沙发之后,没享用几天,沙发扶手渐渐变得软塌塌的,打开包着扶手的布一看,哎哟,扶手是大白萝卜做的!唉,您说这都什么事儿啊。回过头来再说爸爸——沙发是在院子里做好的,从门进不去,只得从窗户抬进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