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六章 控制的未来 16.4 行为学架构中的代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欧洲著名的动物观察三人组——康拉德·劳伦兹、卡尔·冯·弗里希和尼可·丁柏根——开始描述动物行为背后的逻辑。劳伦兹在家里养了一群鹅,冯·弗里希住在蜂窝环绕的房屋里,丁柏根则天天跟棘背鲈鱼和海鸥呆在一起。通过严谨而巧妙的实验,三位动物行为研究者把动物的滑稽行为归纳成值得尊敬的学科——“动物行为学”(粗略地说,就是研究行为特性的科学)。1973年,他们因为这一开创性的成就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奖。后来,当漫画师、工程师还有计算机科学家深入研究有关动物行为的文献时,他们非常惊讶地发现这三位行为学家早已建立起了一套非常好的行为框架,完全可以直接拿过来就用到计算机上。

行为学架构的核心是“去中心化”这样一个关键概念。正如丁柏根在他1951的著作《昆虫研究》中指出的,动物行为是一种去中心化协同,它将许多独立的动作(驱动)中心像盖房子一样搭建到一起。有些行为模块是由反射现象组成的;它们能调用一些简单的功能,比如遇热时回缩,或者被触碰时闪避。这些反射现象既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也不知道外界在发生什么事,甚至不知道它们所附属的这个身体当前的目标是什么。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出现适当的刺激,它们就会被触发。

雄性鳟鱼会本能地对下面这些刺激因素做出反应:一条已经到了交尾期的雌性鳟鱼,一条游到附近的虫子,一个从身后袭来的捕食者。但是,当这三种刺激因素同时出现的时候,捕食者模块总是会压制交配或者进食本能,抢先反应。当不同的行为模块之间或多个同时出现的刺激之间出现冲突的时候,就有某种模块被激活以做出决策。比如说,你正在厨房里,两手弄得很脏,这时候电话响了,同时外面又有人敲门。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相互冲突的冲动——赶快去接电话!不,先擦干净手!不,得冲到门口去!——就可能使你手足无措,除非这时有另外一个后天习得的行为模块进行仲裁,也许就是这个模块让你喊出一声:“请等一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