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七年,后金汗国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整个一年风云变幻、波诡云谲。
正月初八,登基四个月的皇太极借朝鲜正在内乱、乏力抵抗之机,出兵朝鲜;
两个月后,三月三日,朝鲜国王与后金汗国代表签订了约为兄弟之邦的城下之盟;
五月六日,皇太极出兵辽西,继父亲努尔哈赤一年前败于宁远城下之后,在锦州和宁远城下再败于袁崇焕之手;
七月初二日,刚刚第二次重创后金汗国的袁崇焕在魏忠贤与朝堂官员的挤对下,不安于位,辞职回乡;
八月二十二日,在努尔哈赤死后整整一年时,大明帝国二十三岁的天启皇帝缠绵患病后死去;三天后,在皇太极继承努尔哈赤汗位一年之际,天启皇帝朱由校十七岁的弟弟朱由检继皇帝位,是为崇祯皇帝。
三个月之后,崇祯皇帝开始修理魏忠贤;
十一月初,曾经势焰熏天的魏忠贤自杀,阉党星散。
帝国朝局为之一变。
随着时局的不断变化,袁崇焕的命运也随之发生重大改变:先是崇祯皇帝下令恢复了他的官职名位,随后又派人前去他的家乡召他还朝。
第二年七月,在黯然离职一年之后,袁崇焕又在崇祯皇帝的召唤下意气风发地衣锦回朝了。此时,他的职衔是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督师蓟、辽,兼督登、莱、天津军务,负责整个辽东第一线针对后金汗国的军事指挥。
从此以后,袁崇焕在帝国政治迷局中,一步走错之后便步步走错,再也没有了全身而退的机会。
说起来,袁崇焕走错的第一步,其实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情,甚至就是几句话而已。只是,这是几句关乎帝国命运的话,是几句出于帝国前敌最高军事统帅之口,入于帝国国家元首之耳的几句话,于是就变得重大无比。假如袁崇焕置身于一种具有政治理性和智慧的制度环境之下的话,事情可能还不至于变得如此之糟。可是,当他所身处其中的帝国制度,是一种无可理喻的制度,是一个人可以无条件地决定另一个人生死荣辱的制度时,事情就变得没有了任何回旋余地,令袁崇焕再无退路,以至于乱了方寸。从此一切都变得无可挽回,变得惨痛无比。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