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福建事变,一次改写历史的绝好机遇 3、福建政府独树一帜,更改民国年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鼓山会议,“闽变”的头一天,决策层还在进行要不要“举事”的争论,而且十分激烈尖锐。

李济深、陈铭枢等十九路军的老前辈,与蒋介石积怨甚深,迫不及待地要尽快举起反蒋的旗帜;十九路军实权在握的蔡廷锴,则以为时机尚不成熟,草草行事,恐难成功,主张推迟举事。

蔡廷锴的意图,被李、陈误解,以为他想打退堂鼓。因为蔡从上海调福建,委员长“十分器重”他。

造成十九路军内部矛盾与隔阂,当然有历史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蒋介石“抬举”蔡廷锴,排挤打击陈铭枢、蒋光鼐。

十九路军的旗号,是在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时树起的。它的根底是广东国民政府时期的粤军第一师。后来,第一师扩编为第四军,李济深为军长。

下辖第十师(师长陈铭枢,副师长蒋光鼐,第二十八团团长蔡廷锴,第二十九团团长范汉杰,第三十团团长戴戟)和第十二师(师长张发奎)。

北伐战争中,第四军战功卓著,把吴佩孚打得连连败退,受到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的多次嘉奖。

1930年中原大战,蒋光鼐,蔡廷锴第一次打出十九路军旗号,为蒋介石力挫阎、冯于山东、天津战场,立下汗马功劳。

在十九路军,若论资排辈,当依次为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1920年陈铭枢在粤军当营长时,蔡是其部下一个排长。十多年的战争风云,其三人在十九路军中形成一种格局:陈铭枢主政治,蒋光鼐主运筹,蔡廷锴主督战。

陈铭枢倚老卖老,与蔡廷锴产生了矛盾。

蔡廷锴在回忆他与陈铭枢的关系时说:陈长期以家长自居,把军队看做私人资本,领袖欲强,野心勃勃,不体念官兵牺牲奋斗的艰难,多疑善变,遇事投机,总想侥幸地孤注一掷。这些是非、成败、利害上我和他有重重矛盾,在私情上也彼此有隔阂,不如我和蒋光鼐做到鱼水相依,同甘共苦。在闽变过程中,如不是蒋光鼐从中调解就搞不起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