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五 文物篇 读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篇模范作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一九一零年秋,少年周恩来跟随四伯父从铁岭银岗书院转学到奉天东关模范学校读书。这所学校是在清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办起来的新式学堂,坐落在沈阳古城大东门外万泉河畔。当时周恩来是该校五年级的插班生,他对于“校舍之宏,人才之盛”,讲授“新学”,十分高兴。新思潮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日渐成熟起来。

一九一二年十月,全校师生隆重集会,纪念东关模范学校建校两周年。年仅十四岁的周恩来撰写的《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引起了全校师生的轰动。文章被学校教导处张贴在“成绩展览处”,同学们竞相观看。只见文章后面写着作文老师的评语:“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心长语重,机畅神流。”同学们也把周恩来的这篇文章称之为“模范学校里的一篇模范作文”。

少年周恩来的这篇文章,一扫封建八股文的陈腐之风,立意新颖深刻,论理精辟独特,陈述语重心长,新思想比比皆是。

首先,周恩来面对同学指出:“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进而提出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并实现“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目的。既然明确了学习目的,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于是提出了“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的问题。周恩来认为,同学们必须对“各种学科”“深究而悉讨”,不能“浅尝辄止,见异思迁,躐等以求进”,要“慎思而明辨”。也就是说,在学习上绝不能满足于一知半解,要不畏劳苦,循序渐进,既勤于实践,不耻下问,又要善于思考,上下求索。只有有了这种专心致志的求学精神,才能掌握各类学科知识,将来造福于人民。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