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万农民大转移
农民收入低,负担重,伤心的是农民,伤害的则是整个的农业生产。
千百年来,视土地为命根子的农民,已经对土地丧失了信心。在土里刨食吃,风里来,雨里去,终年的辛劳仅仅是填饱肚子。靠土地发不了财,奔不了小康。现实迫使许多农民离开土地,背井离乡。
车站爆满,列车爆满,城市爆满,首先还只是一些年轻的小伙子与年轻的姑娘,现在则是能走的都走,青年、壮年、老年。农村中仅剩下走不动的老人与小孩守着空房,大量田地被抛荒,无人种植。
一股前所未有的“民工潮”在中国形成,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最引人注目的一种现象。80年代初还只限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数仅200多万人,而现在据估算,全国卷入“民工潮”中的人数达到5000~6000万人,高峰时达到7000~8000万人。在全国各大城市,到处可以看到一群群、一队队、一伙伙肩上背着一卷被子,手提一个挎包,行色匆匆的农村青年或农村汉子,潮水般地涌向城市的大街小巷。
全世界6000万以上人口的国家只有12个,排尾的是尼日利亚,因为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已经被列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候选者。而中国大陆流动人口就已达5000~6000万!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之中,流动着一个世界人口大国!
从劳动力流动区域来看,已经由最初的限于本县本省范围内的流动扩大到跨省区流动,主要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流动。1992年,有关部门对全国30个省、10345个村组的调查表明,跨省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已占到转移劳动力的17%。从东、中、西部来看,跨省转移的劳动力之比为4:1:1,其中,72%转向城市。中西部地区由于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不发达,农村就业机会少,务农的效益低,劳动力纷纷涌向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和京、津、沪等大城市。近年来,涌入广东的农民达400多万,涌入北京市的也有100万人。从劳动力流动时间上看,由农闲时季节性外出向常年性外出发展。据安徽省调查,全省500万外出劳动力中,常年性外出的约占40%,季节性外出集中在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和春节前后形成高潮,直接导致近几年春运期间铁路运力紧张。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