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老子
按照一个企业正常的发展规律,在它从无到有的创业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的成功及其延续,在欧洲就有300多年基业的企业。可毕竟绝大部分企业最终还是要走向死亡。
这些企业的死亡,有一些是正常的,比如重组、并购、转卖,或是重新被家族分掉;有一些则属于意外死亡,比如创始人突然出现生命威胁,或锒铛入狱,或遭遇其他打击而造成了企业死亡;当然还有因为不可抗力的偶然因素,比如说“9·11”后,一时间很多保险公司、航空公司纷纷死亡。
所以在企业的生命历史上,研究企业的死亡,研究企业家对待死亡的态度,是一个角度很特殊的课题。
死亡是从一出生就开始面对和趋进的自然规律,但是人们从感情上不愿涉及而尽量避免这一话题,特别是创业者,更不想探讨企业的死亡。清醒的企业家是不应回避的。
从历史上看,企业有四种死亡的方式:
第一种,社会革命、制度变迁。比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1947年、1948年的国营企业和一些民族资本家的企业,经过1956年的社会主义改造,被政府赎买或者没收,变成了公有。所以社会革命会造成大量的企业的性质发生变化和死亡,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技术革命。当一种新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旧技术所能支持的一些企业就不复存在了。最典型的是,当汽车兴起的时候,制造马车的企业就死亡了;当我们现在用手机的时候,传呼机企业就死亡了;当我们用玻璃杯、纸杯和其他瓷器、陶器时,搪瓷杯就被淘汰了,生产这些产品的企业也就死亡了。技术革命不断变化的过程会使非常多的企业死亡,这些死亡的企业,往往起因于当事人(企业家)迟钝或不敏感,或对以往技术的偏执。最近几十年,技术革命发展非常快,每天由于技术发展导致死亡的企业数量非常大。特别是在网络时代,比如现在搜索手段已经很发达了,那么原来对图书馆进行人工检索的行业就快消失了;比如技术进步让通信变得越来越迅速便捷,那么过去传统的通信方式就没有了。技术变革本身导致企业的死亡将是经常性的和大规模的,较之第一种死亡,它不是很痛苦,而是在和平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死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