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年期间,对专业不感兴趣,时间用在自学英语和政治经济学上。毕业后从事铁道工程,政治经济学和英语都派不上用场。三年后,却因英语的基础转行到了外贸部门。
1983年到深圳经济特区。没过多久就发现自己同别人思维方式不一样,总能在信息把握、市场判断上快半拍。什么原因呢?因为有阅读英文能力,信息的收集上处于优势,再者大学期间自学政治经济学的训练,使自己对商品经济规律有了方法论上的掌握。自知做企业还需补很多书本知识,就利用到香港办公的机会购买财会、企管书籍。头两年,白天辛苦一天,回到住处无论多晚也要自学两个小时的课程。
到了80年代中期,惊喜地发现国内出版界开始大量出版过去被视为禁书的种类,令我开心智的是一套“走向未来丛书”,尤张五常先生《卖橘者言》、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增长的极限》、科尔内《增长、短缺与效率》……犹如紧闭的屋子,窗户洞开,一股清新空气扑面而来。阅读次数最多、爱不释手,又无法连续阅读的是英国史学家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上、中、下三册,用了两年的时间才通读了一遍,汤因比对人类文明都要“经历萌芽、兴旺到衰亡”过程的观点却改变了我传统认知的世界观。朋友推荐的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亦让我找到审视中国历史的新视角。
——2006年9月,王石在其博客文章《读书是一种生活状态》中如是说
背景分析
虽然伟大的企业家没有一个是读书读出来的,却并不意味着企业家可以不读书。
企业家和一般人不同。他们是一群主体意识极强的人,很少迷失自我。他们能轻松判断出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并善于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实现目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