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篇 开局(1978-1981) 第一章 曙光乍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引子

故事的开局,仓促、细微和焦虑。

所有的一切于一片模糊与混乱中开始,像是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

其间藩篱丛生,也惊鸿无数。

一群具体的经济人,在一个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下,苦苦挣扎、不断幻灭,可从不放弃最后的希望,刻意地上演了一部悲喜跌宕的商业剧。

时间很短,剧情却不简单。

历史总是在欲扬先抑中前行,尤其是当新事物以试探的角色挤进旧传统的生存空间中时,总有阵痛,甚至中途搁浅。这是时代进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相当一段时期内,温州就被一种神经质的质疑与争论压抑着。整个经济局势在争议中于积极和消极中飘摇不定、左右摇摆。局势不明朗,各方都在沉默中博弈、抗衡。几乎每个私营经营者都小心翼翼,谨慎地防止自己的财富外泄,从而成为众矢之的。

宁静只是短暂的,该来的终究要来。那是1982年一个焦躁难安的夏天,紧张的氛围笼罩着整个温州,所有先知先觉的人不约而同地嗅到了空气中的变化,只是没有人料到变化会来得那么突然和迅猛。尤其是个体私营者,站在最前沿,往往更具备敏感的触觉感知局势的冷暖。从年初开始,温州柳市的“八大王”们隐隐约约地预感到将要大祸临头。

初开的混沌

没有一项伟大的社会试验可以在暮气沉沉中完成,更没有一项改革能够在四平八稳中成功。温州民营经济波澜壮阔的进程史上,温州人以年轻而不无鲁莽、激越而不无尖锐、感性却不少理性的创业基因,充当着开拓者的角色。“八大王”即为典型。

“文化大革命”期间,温州“顶风作案”,柳市负责人石锦宽为解决支边青年就业,以居委会名义成立了一家街道企业——通用电器厂。32个门市部独立经营组成电器厂,经营各种业务,每月只需向厂方缴纳30元管理费。一批除了仅有勇气、别无所有的农民,开始渗透商贸领域,做起五金配件、原材料、机电、贸易合同、目录生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