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产大佬当中,张宝全有一段特殊的经历——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他一次次地直面生死。张宝全说:“当一个人能够这样从容地面对生和死的时候,所谓的逆境,得与失的问题,风险、生存的问题,你都会从容地去面对。”
1、越战记忆
张宝全曾经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小木匠,心灵手巧,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每天就可以挣到2.25元的工资,绝对算是高薪了。一天,他去给人武部领导修窗子,歇息的时候,人武部领导的夫人突然问他:“小木匠,你是本地人吗?”“我是。”“怎么不当兵?”“没人介绍。”“我帮你介绍吧。”短短的几句对话改变了张宝全的人生轨迹。
越战爆发后,张宝全写血书请缨去前线。当时,他所在的部队驻扎在云南的一个寨子里,随处可见被炸断的香蕉树和残垣断壁。但张宝全发现,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村民依然很快乐,到了晚上,用破草席铺在地上休息的男男女女,伴着月光弹着三弦琴倾诉衷情……这种豁达和乐观的氛围感染了他,使他紧张的神经松弛了下来。
张宝全的身份是战地记者。每隔一两个月,他就要去后方领自己的稿费。在回前线的路上,他总是将一沓稿费换成香蕉等吃的东西,扛在肩上,边走边吃——在不知道明天是生是死的时候,存钱没有任何意义。路上遇到他的人都能分享他的“财富”,还没走到地方,东西已经被大家“共产”完了,每个人都很快乐。
在战争中参透了生死的张宝全不乏惊人之举。1985年春节,张宝全到“李海欣高地”去采访。“李海欣高地”距离敌人的阵地非常近,近到白天咳嗽一声,对方都能听见;晚上对方打呼噜,这边也能听见,因为敌我双方的阵地之间只有20多米的距离。而要想到达高地,就必须穿越一条生死线。这是唯一一条连接高地与后方的交通线,因为敌人的阵地位置比较高,交通线完全暴露在越方的射击范围内,居高临下,一打一个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