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以后,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仅仅是以步兵为主体,在少量炮兵支援下,连续进行5次战役,共歼敌23.3万余人(志愿军和人民军作战减员18.9万余人),迅速把实行陆海空三军联合的、全方位立体作战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及以南地区,经过反复较量,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南北地区,迅速打出了有利的战争形势,取得了战争的重大胜利,迫使“联合国军”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美国当局也不得不调整了朝鲜战争政策。
然而,由于武器装备优劣悬殊,尤其没有空军和海军的支援配合,志愿军作战也确有很多实际困难,加之,朝鲜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使志愿军的作战受到许多限制。这主要是:
第一,由于没有空军、海军支援配合作战,特别是没有空军和严重缺乏防空作战武器,志愿军在作战空间和作战时间上均受到严重限制。在作战空间上,美国空军控制整个战场,可以攻击志愿军后方,其海军可以攻击志愿军侧后海岸,志愿军前线和后方,昼间和夜间都要严密组织防空袭,否则就会遭到不必要的损失。而志愿军无力攻击美军后方和海岸。在作战时间上,美军可以全天时作战,而志愿军昼间没有行动自由,部队行动和物资运输主要靠夜间进行。志愿军整个作战机器的运转受到严重限制。
第二,仅仅是步兵在少量炮兵支援下作战,没有摩托化装备,没有坦克,也严重缺乏反坦克武器,因此攻击火力和战场机动能力均弱。可以挫败“联合国军”的进攻,但难以歼灭“联合国军”重兵集团,难以对付集群坦克,每次战役可以包围其一个师甚至几个师,但对其一个整师或一个整团都难以达到歼灭任务(歼灭南朝鲜军要容易些)。当“联合国军”突围逃跑后,志愿军徒步追击,赛不过“联合国军”的摩托化和机械化,则难以实现追歼。特别是第三、第五次战役时,“联合国军”每日后撤30公里,恰好是志愿军徒步追击的一日行程,待志愿军接近后,再行后撤30公里,志愿军追击徒行疲劳,而不能扩大战果。第二次战役时,美第10军从海上撤退,志愿军没有空军和海军,只能望洋兴叹。从第三次战役开始,双方都形成连贯的战线,志愿军虽可以突破“联合国军”的防线,但突破后实现战役上的迂回包围比较困难。在防御作战中,志愿军依托一般野战工事,难以抗御“联合国军”以飞机、坦克、大炮猛烈火力的攻击,因此组织坚守防御困难。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