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性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背景上,对于日常生活的表现成为时代性的文学主题。新时期这一主题的产生有文化思潮、文艺思潮的影响。
1、日常生活理论的基本观点
将日常生活作为对象进行理性分析首先出现在西方哲学领域,“日常生活世界”这个概念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被胡塞尔零星地使用过,到了30年代才获得中心的意义。胡塞尔在他的《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一书中着重探讨了科学与日常生活世界的关系,以及日常生活世界对于科学的意义。胡塞尔通过对所谓“欧洲科学危机”的分析,展示了他以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作为角度来理解科学的新思路。在他的论述中,“日常生活世界,是指人们在日常行为和实践中所接触到的自然状态下的世界,它是可直观的、主观的、原初性的存在。”(9)胡塞尔认为日常生活世界是先于科学而存在的,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前科学性”、“前理论性”、“非主题化”是胡塞尔以科学世界为参照对日常生活世界作出的限定,他认为“这个世界是前科学地在日常的感性经验中相对于主体被给予的。对于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表象。我们把这些表象认为是真实的存有者。在我们的互相交往中,我们早已发觉,在我们的存有的认定之间存有差异”,这说明日常生活作为整体被不同的人因不同的目标、旨趣从个体特性出发而认知,所以日常生活世界是“唯一实在的,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并能被经验到的世界。”(10)在海德格尔那里,日常生活有着另一种角度的认识。海德格尔认为“日常生活是一个被歪曲和异化了的生存领域,但是这种异化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来说又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世界之中存在’是此在的存在建构,此在在他来到这个世界之时,就已经处在世界之中,处在与他人的共在之中了,他不可避免地要接受未经审视的先入之见;与此同时,作为有限存在的个体对一些诸如‘烦’‘死亡’这一扎根于存在而逼迫人们的问题又总是抱有深深的恐惧,总是力图回避这些将自身推入‘虚无’的问题;因而,日常生活中的人们总是在有意无意地逃离这些问题。”(11)很明显,海德格尔对日常生活持否定的态度。在海德格尔看来,日常生活制造了一群丧失个性的常人,“这个常人是无人称和群体的生灵,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在成为‘我’,一个真正的我之前,已经是‘常人’了”。(威廉·巴雷特著 杨照明,艾平译《非理性的人》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这种常人以消除差别为能事,而正是在这种消除差别追求普遍的过程中,个体丧失了自身而产生了对世界与自身的困惑,人类也因此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呢?在海德格尔看来,原因在于理性的虚妄。所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力图逃避虚无却以逃避的方式与虚无相遇。”(12)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