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农历三月初五,星期二,午后
吃完午饭,我驾车赶往戒毒所。接待我的是一个长着扑克脸的家伙。我说明来意后,他就让我稍等一会儿。大概十分钟后,扑克脸把一个文件夹放在我的面前。
这个王虎还真是老实,对自己吸毒的经历供认不讳,唯独在交代买毒品的渠道时含糊不清,只是提到了一个卖香烟的路边小摊,每次买毒品的地点都是那个卖烟的独眼老太婆告诉他的。可自打王虎被送进戒毒所后,这个小摊就突然人间蒸发了。从街头摄像头调出的录像来看,也没有发现什么形迹可疑的人物。
等我回到了局里,沈阳那边也来了消息。潘若安的父亲叫大野俊彦。因为继父姓潘,所以中文名字就叫潘俊彦,年轻时曾是沈阳化工厂的技术员,并与同厂的女工即潘若安的母亲刘晓敏结婚。因为“文革”席卷全国,不知怎么的,潘俊彦的日本人身份被揪出。他险些被扣上了间谍的帽子。由于在批斗大会上,他“认错”的态度让造反派很满意,红卫兵又确实找不到他通敌的蛛丝马迹,再加上他的老丈人是个造反派的小头目,潘俊彦是日本间谍的问题就不了了之了。虽然保住了脑袋,他仍然遭到了开除党籍和免除车间主任职务的双重政治处罚,并在监狱里度过了三年的铁窗生涯。“文革”后,潘俊彦的党籍被恢复并官复原职,但没多久就因病离世。
潘若安的其他家属也如他所述。母亲刘晓敏体弱多病,靠退休金和子女从日本汇的汇款生活,日子倒是过得不错。他的二哥和二姐在出国前都是国企的普通员工,后来都举家投奔了日本的亲戚。现在留在国内的大姐原本是军工厂的工人,由于东北的经济从改革开放以后就一落千丈,早已失去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工业老大的地位,所以国有企业纷纷倒闭,军工厂更是因和平年代的到来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未能幸免。潘若安的大姐和她服装厂的丈夫都被下岗的大潮冲回了自家的炕头。所幸的是靠堂兄的资助,做了她伯父家族产业旗下的电器公司在沈阳的代理经销商。随着资金的积累,她还开起了“春の樱”日本料理连锁店,靠寿司和清酒这些日本特色的美食打开了市场。现如今她的生意已经打进了京津,并成功地站稳了脚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