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的祖籍一说是山东,一说是河北。实际上,他祖上是山东人,后迁到河北河间府。他的祖父叫张永贵,种地的农民。老头儿土里刨食,靠天吃饭。可在清朝末年,刀兵四起,狼烟滚滚,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种地的农民没法过,只靠春种秋收土里刨食,连肚子都填不饱。咋办呢?后来一打听,有人跟他说:“你闯关东吧。关东大地人口稀少,土地肥沃,来钱的道儿很多,咱们的很多乡亲都去了,都混得不错。”老头儿一听,好吧,树挪死,人挪活,就推车挑担,带着儿子张有财走上“闯关东”的艰难历程。“关东”是满清政府的“龙兴之地”,自从清朝入关之后,根本不允许汉人移民。但是进入近代以来,俄、日等外部势力强势介入,爱新觉罗的老祖宗们在地下也慢慢没了清静之日,与其拱手让与外人,不如满足内地失地百姓的愿望,及时填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兴许可以制衡列强,迎来中兴之日。
但对于寻求活路的草民来说,“闯关东”说起来容易,闯起来太难。两眼一抹黑,投谁去啊,只能是瞎撞。半年以后,张永贵父子找了个落脚的地儿——海城县(今辽宁省海城市),在小县城的西关外小洼子村落了户。这地方还不错,地有的是。父子租了几亩薄田,搭个马架子,一家人安顿下来,先天条件确实比关内强了不少。可是只靠种地,仍然不行,好在张永贵有木匠活的手艺,打个箱子柜子、桌椅板凳不在话下,乔迁喜事收拾个门窗,遇上白事打个棺材,临时拾掇个车棚,这些都会。所以农闲时候张永贵就到村庄镇店去做活挣钱,农忙时再回来收成。老头儿这么一忙活,几年之后光景就变了些,手头有点儿积蓄了,这算是老张家为家族攒下的第一桶金。张永贵用辛苦钱买了十亩地,盖了三间房,鸡鸭鹅狗猪也都养上了,小日子过得还算可以。有财眼看也成人了,张永贵托了个保媒的,给儿子娶了当地一个姓邵的姑娘,结婚之后邵氏生了个闺女。但不久,邵氏百病缠身,竟然死了。没个女人日子没法过,老人又托媒人又花钱,在小黑山二道沟找了老王家的姑娘,挑良辰择吉日,小夫妻成了亲,又过上日子了。王氏是个贤内助,不但贤惠,而且活计也好。给张有财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取名张作泰,二儿子叫张作福,三儿子是张作霖。按照辽宁人当地的习惯,小儿子都叫老疙瘩,所以张作霖又叫张老疙瘩。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