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人而言,中关村象征着财富、科技,它是区别与中国制造的富有智力含量和创造性的地标,它是中国的硅谷。1988年5月,中关村科技园成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此后,中关村这个名字开始响彻华夏,在这里成长出一批中国最杰出的高科技公司。中关村的位置在北京北四环外,但它却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约40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213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个人而言,中关村代表着财富、梦想、个人的白手起家和飞黄腾达;而对整个国家而言,则代表着科技和它的未来——它能证明这个国家超过10%的经济发展不仅仅建立在铺天盖地的纽扣、打火机、皮鞋、领带和衬衫之上。
它是个人梦想的凝聚之地。2007年,作家凌志军出版了他的新书《中国的新革命——1980至2006年,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在这本书的前言中,凌志军描述了他第一次来到中关村双清路清华创业园A座302室看到的情况,他从中得到的感悟和震撼,远远超过他曾经分别用18个月和6个月跟踪调查过的两家大公司微软和联想。
“这间屋子装着38家公司,每家公司只不过占有其中一个方格,由一张简易电脑台和一张转椅组成,和大公司里那种员工座位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在通常镶嵌员工姓名的那些地方,贴着公司名称一律由普通道林纸打印而成,凌乱一片,让我想起满天繁星。电脑台后面坐着的那些人,个个年轻。他们是老板,也是会计,还是自己公司惟一的员工。只要花500块钱,就能在这里坐一个月,而他们在这里的时间通常不会超过半年。很多人失败了,但总会有人成长起来,扩大队伍,搬到楼上。那里有单间办公室,沿着走廊排列,是为他们这些人准备的。室内空间略大,可以摆下四五张办公桌,门外挂着一块公司招牌。站在走廊里,可以看到两排公司匾牌分列左右,笔直地伸到尽头。12个月、也许18个月之后,这些公司中地大部分也会垮台,但必定有几家继续成长,它们将搬到更大地写字楼去,占据整整一层。”这种景象,“宛如混沌初开”,凌志军说。除了凌志军之外,清华创业园A座302室还被很多互联网作家和记者描述过。很多公司死亡于此,很多公司走出302室之后才死亡,但是不能死亡的是每个个体的梦想。你可以同时它看成是创业公司的摇篮和墓地,从存活的几率来看,它们中的大多数注定一出生就死亡,但如果从幸存者的案例观察,它也可能是成就大公司的起点。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