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几位老战士来到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怀着深深的敬意,凭吊我军通信战线上的一位英雄。
近半个世纪以前,在日寇发动的空前残酷的大“扫荡”中,他率领电台大队的勇士们突围,把热血洒在了太行山的峻岭上。
他,就是八路军前方总指挥部通信科长——海凤阁。
海凤阁出生于1909年2月8日。回族人。曾在山西运城一个教会中学深造,回乡后当了教书先生。1928年考入冯玉祥开办的无线电专业技术学校,攻学无线电技术。1928年底考试时,他以优异成绩名列第一大队榜首,随即分配到冯玉祥西北军鹿钟麟部当了电台报务员,从此开始了戎马生涯。
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失利,海凤阁所在的电台被编入国民党的二十六路军七十四旅。1931年12月14日夜间,二十六路军官兵在江西宁都暴动,海凤阁和40多名无线电通信人员携带8部电台投奔了红军。红军从江西向陕甘宁长征途中,他担任红一军团无线电队大队长,与政委杜平密切合作,完成了各项任务。1936年1月,在陕北甘泉,由杜平和曹丹辉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七·七”事变后,卢沟桥的枪声燃起了中华民族全国抗战的烈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为挽救华北危局,在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统率下,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海凤阁任总部通信科长兼通信营长和无线电大队长。
1937年9月,八路军总部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时,通信科下辖有1个电话连、1个通信连、1个无线电大队,还有1个新闻台设在政治部。1938年组建了通信队(骑传为主),还增加了1部50瓦电台,负责与延安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等单位的联络。以后,又增加了1个战报台。无线电队最多时达6个分队。1940年以后,战争形成相持局面。“扫荡”与反“扫荡”斗争越来越激烈。时任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处第三科科长的海凤阁经常彻夜不眠,精心部署前线的通信联络,频繁地组织行军转移。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他与大家同甘苦,共患难,由于工作需要,他享受技术津贴,有条件的时候还发些肉蛋白面,但他从不自己享用,总是分给病号和同志们一起吃。同志们提起他,总是亲热地称呼“我们的海科长”。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