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社是“反右派运动”中新闻界的“重灾户”。在《文汇报》社诸多的“右派”之中,梅朵和姚芳藻成了一对“右派夫妻”。
当年的姚芳藻,三十岁,共青团员,也是一位活动能力很强的新闻记者。她当时和梅朵都在《文汇报》北京办事处工作。梅朵是《文汇报》编委,姚芳藻是记者。
一九五七年四月九日,《文汇报》醒目地发表《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周扬同志答本报记者问》,还郑重其事地配发了社论《读周扬同志答本报记者问》。这位“本报记者”,便是姚芳藻。
姚芳藻向周扬提出了这么五个颇为敏感的问题:
一、自从去年党中央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以来,在学术界、文艺界有什么重要收获?
二、你觉得在这几个月中“百花齐放”是不是放得够了?“百家争鸣”是不是鸣得够了?如果不够的话,你以为什么阻碍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的贯彻执行?
三、你对陈其通等四同志的《我们对目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一文有什么意见?对文艺版评论员《电影的锣鼓》一文有什么意见?批评这些文章,对开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有什么意义?
四、你对我报所进行的电影问题讨论有什么意见?
五、你认为应该怎样进一步开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科学、文艺更加繁荣起来?
据姚芳藻告诉笔者,在当时,几乎没有记者去采访领导,所以她去采访周扬,向他提出众所关注的五个问题,一下子就成了“大新闻”,报社也就配发了社论。①
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文汇报》年轻的女记者姚芳藻的干劲和魄力。
在“反右派运动”开始之后,批判的浪潮很快就朝这位年轻的女记者袭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