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11日,在淞沪会战失败后,蒋介石召集各高级将领讨论南京守卫问题。会上,各将领大多表示南京系三战之地(唯北面有长江天险),易攻难守,而日军士气正旺,中国军队死守无益,不如将之宣布为“不设防城市”,以保护平民不受战争伤害。蒋介石沉吟再三后说,南京为国府及中山先生的陵寝地,断不能不战而退。正当各将领沉默之时,唐生智忽然起立,大声疾呼道:“南京系总理陵墓所在,值此大敌当前,如果不牺牲一二大将,如何对得起总理的在天之灵?我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
唐生智的表态声色俱厉,大义凛然,蒋介石于是就坡下驴,随即委派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并筹划指挥南京防卫事宜。由此,近十万中国军队在唐生智的指挥下,开始了极其悲壮的南京保卫战。蒋介石其实也知道南京守不住,但南京毕竟是国民政府所在,不加抵抗便轻易弃守未免会严重打击抗战的士气,在民族气节上也说不过去,因此,唐生智的主动请缨实际上是给了蒋介石一个解围的机会,不然他还真是下不了台。
因此,尽管唐生智信誓旦旦地要与南京共存亡,蒋介石还是在12月11日电令唐生智,告诉他“如情势不能持久,可相机撤退”,但唐生智久疏战阵,其指挥的部队又并非嫡系,因而在撤退过程中极其混乱,导致数万官兵滞留南京城内外并被日军俘虏或杀害,对此,唐生智应负有相当的责任。
事实上,唐生智在一个月前的慷慨发言之时,与会的李宗仁便暗中揣测唐生智乃是“静极思动”,想乘机掌握一部分兵权,这一观点被一部分史学家认同,因为唐生智当时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训练总监”,他此时的主动请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甘寂寞、出于功名心的考虑。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李宗仁还暗讽唐生智“与南京城共存亡”的表态不过是“空头支票”罢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