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97年12月14日,我就找过北京故宫东墙外的箭杆胡同,北洋时期的箭杆胡同九号,现为20号,是陈独秀任教北大时的故居。
大门朝北的陈氏故居,隐匿于紫禁城东的一片灰色的胡同里,已经破旧不堪。之后几年,我又去过几次,去看望房东孙志诚老先生。老先生的父亲,即当年陈独秀的房东。我曾几次在当年的《新青年》编辑部里,听老人坐说当年。
老人说,当时,他们一家依然住在南边的那排屋里,北边靠胡同的这排房子,租给了陈独秀先生(他每提陈独秀,必加“先生”二字)。当年,住这儿多方便啊!陈独秀先生从这儿去北大上班儿,或者走胡同西口的骑河楼南巷再转到北巷,或者走东口的北河沿大街,往北走没多远,就是北大红楼了。陈独秀先生当年与高君曼和一双儿女都住在这个小院。北边靠门口的这间房子,就是《新青年》编辑部。靠门儿方便啊,人来人往的,听父亲在世时说,那会儿,这儿可热闹啦!
蔡先生胸宽如海,陈独秀如鱼得水,初到北京的日子,陈独秀工作顺心,事业斐然,群星拱月,天下景仰。在胡适、周树人、周作人、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李大钊等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加盟后,《新青年》成了一个时代的号角和整个世纪的旗帜。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毛泽东语),讲学、撰稿、交友、演讲,甚至亲自撒传单,像旋风一样掀起了中国近代的一场思想大启蒙运动。现在,谁都得承认,没有五四时期陈独秀所领导的那一场新文化运动,就不会有现代中国的大批杰出政治、军事、文化人才的涌现,也就不会有日后中国共产党的问世。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