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陕苏区地处僻乡,医疗卫生事业相当落后。当时川北地区流行的一首歌谣说:“穷得狗在锅里卧,哪还有钱去吃药。有病唯愿早些死,免得活着受折磨。” 天花、梅毒、疟疾、伤寒、麻疹、结核、痢疾等各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时有发生。此外,惨烈的战争造成敌我双方大量人口死亡,数万的死尸造成环境污染,鼠疫、伤寒、疟疾、痢疾等瘟疫流行,疾病和瘟疫严重威胁红军战士和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为满足苏区干部群众求医问药的紧迫要求,川陕苏区省委和省政府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苏区医疗卫生机构体系。苏区医疗卫生机构体系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红四方面军野战医院。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的直属单位,集医、政、军、教、研于一体,中西医并重,兼具培养战地医卫人才和医药研发。总医院下辖七所分院、五所军医院、十五所师医院和四十四所团卫生所,日均收治伤员三千人,最多时收治伤员约六千人,是当时苏区规模最大、机构最健全、功能最完善的野战医院。
第二部分统称为工农医院序列,是在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内务部领导下建立和组织起来的,为地方武装、党政机关团体职工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纯中医医疗卫生机构。1933年7月,川陕省工农总医院在毛浴镇成立,1934年2月迁往长胜啸口梁麻坝里。总医院下设政治部、医务处、总务处和十五个病号连。十五个病号连分布在三条长塬的十五个大院子里。院长先后由李敬元、陈鼎玉、王兴刚、王朝禄担任。全院工作人员四百二十余人,其中院部各机关一百五十余人,医护人员二百七十余人,有病床(通铺折合)三千余张。总医院先后收治伤病员二万六千余人,治愈二万三千余人。工农总医院分别在红江县的瓦室铺、河坝场、鹦哥嘴和巴中清江渡、观音岩、镇龙观等地设立了六个分医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