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宜山是怎么发起来的,它是从全国人民的衣料边角缝中钻出来的。”舒坦地坐在陈志国那幢造价80万元的“豪宅”里,听他追忆艰辛往事,不免让人时时生出一种不真实感来。
在以后的采访中,这样的不真实感曾经一而再、再而三地产生过。
但最后,我们发现它们都是千真万确的。
“我们这里是个半山区,田很少,人均还不到三分,不够种,从1960年开始就搞单干,没把田交出去。为什么?交不了,一交就饿死人。宜山的土纺布是温州有名的,各家各户纺出来的土布有得多,镇上就有人拿出去卖,这行当,一直有人干。”
身强力壮的陈志国当年也是干这行当的。据他说,他所在的村400多户农家,起码有500人长年在外跑。
“后来大家管我们叫购销员,好听多了。其实,当时主要是到城市里收购破棉花和布厂的下脚料,背回来纺成再生布,再拿出去卖。”
就是这样的一收一卖,使陈志国们成了地地道道的“市场人”。1979年,有一位姓林的农民在郑州的一家纺织厂搞边角棉布料,正好厂里的仓库积压了一批腈纶布边角料,厂里一定要他“搭”了走。好在这批布只要几分钱一斤,小林就带了一大堆回到宜山。
在街上一摆就是好几天,没有人对腈纶布头感兴趣。那时宜山的再生布是用棉布和棉花做原料的,腈纶、涤纶的边角料一上开花机,就会冒烟起火。
小林知道这回是亏了,但也没法子,自己又要出去跑生意,临出门做了个顺水人情,把这批腈纶布一古脑儿送给了隔壁的孙老太。
谁知,这顺手一送,把宜山送上了天。
孙老太,当地人都叫她阿茶婆,据说,年轻时是一个貌美人俏、心灵手巧的织布高手。这回,一大盆没用的腈纶布堆在脚边,她动开了心思:能不能让这批腈纶布头开花,再生成纤维,纺成纱?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