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轻纺市场是当今国内仅次于义乌小商品城的第二大专业市场,它是亚洲最大的布匹集散中心。但是,也许没有人会相信,在并不久远的九年前,它还是一个需要摊派才能勉强开张的市场。
摊派两字一点都不用带引号,因为那是正儿八经的摊派。
并且,它差一点被当地农民用炸药包给炸掉。
绍兴,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个大大出名的地方。
就人物而言,这里出现过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卧薪尝胆的勾践、文才盖世的陆游、佯狂佯瘴的徐渭、豪侠伺傥的秋瑾、深刻尖锐的鲁迅……除了这些响当当的名字,绍兴人物中,最出名的还有一类,就是绍兴师爷。
鲁迅先生曾言: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自古以来,绍兴一直是一个出师爷的地方,即所谓的“无绍不成衙”、“天F师爷绍兴半”。
有人曾把繁体的“绍兴”两字拆开,为绍兴人画了一幅漫画像:
拗七拗八,一支刀笔,一张利嘴;到处认同乡,东也搭半个月,西也搭半个月,一言以蔽之日:八面玲珑剔透。
寥寥数言,绍兴人的精明和耐劳已跃然纸上。
以这份精明、耐劳和地产的丰裕,绍兴从来就是一块风流繁华地。
绍兴最知名的行业有三缸:酒缸、酱缸、染缸,其中又以染缸最具规模。
所谓染缸,也就是织造印染业。绍兴出产的越绫,早在唐代已非常风行,据史载,唐末的浙东观察使每十天就要向朝廷上交越绫一万五千匹,可见当时绍兴轻纺业的繁荣。
走进近现代,绍兴的“三缸”中也是染缸发展得最快。
改革开放的序幕一拉开,领风气之先的绍兴农民便冲在了前面,当地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形成了与“苏南模式”并称的著名的“宁绍模式”。这其中,轻纺业挑了重头。在80年代初,绍兴县就拥有了2000多家乡镇纺织企业,近5万台织机和20余万名由农民充当的产业工人。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