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1月,朝廷宣布把一顶布政使头衔的从二品顶戴赏给一个大胡子的英国人,“布政使”相当于后来的“常务副省长”,这是帝国从来没有发生过的新鲜事。这个叫罗伯特·赫德(Robert Hart 1835-1911)的人前后当了48年的大清海关总税务司——海关总署署长,在他去世之后,更被追授为太子太保,这又是为人臣者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太保赫德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是一个十分奇特的人物。
清帝国的海关是一个被逼出来的机构。有明以来,中央政府执行的就是“片木不得下海”的闭关锁国政策,所以,不需要海关,也没有多少外贸的税收。(“海关”之名倒是早就出现了。在明清的行政体系里,一直有一个叫“市舶司”的衙门,1685年,康熙设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其中,江海关就设在上海松江府。1757年,乾隆发布“口岸定于广东,洋船不得再赴浙省”的上谕,从此确定“一口通商”的政策。因统治者以闭关拒外为目的,所以那些海关与日后的海关职能有很大区别,不可同日而语。)鸦片战争之后,随着通商口岸的开辟,自然就有了设立关卡的必要,在1843年签订的《中英五口通商附粘善后章程》中,英国人提出由他们来管理“来往之商人,加意约束”,所收得的税金用来支付战争赔款,朝廷官员一听就同意了,反正都是外国人的钱,收进来再付出去,好象是无损帝国的买卖,于是就有了让外国人管理中国海关的制度。1846年,在上海外滩(现在的外滩汉口路)出现了一个用铸铁栅栏围起来的大院子,门口盖了一个中国式的牌楼,上写“江海北关”,专门办理外国商人的进出口税务。1858年,朝廷又准奏在广州设立了第二个海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