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可能是此刻玫瑰园最渴望的结局,她终于可以安静一会儿,那些喧嚣吵闹的债主和封条都暂时地消失了,她总算可以期待下一位主人了。
作为对玫瑰园感情最深的人,邓智仁当然不会甘心失败。就在玫瑰园破产的1周后,他便又出现在北京街头。他的身份是香港一家置业公司的中国代表。他很快承接到了几家楼盘的代理权,并以其富有想象力的营销手法再一次引起关注。当然,人们尤为关注的是,他对即将被拍卖的玫瑰园到底是否会再度出手。
而跟邓智仁这时的局外人身份相比,北京城里倒还剩下最后一位跟玫瑰园因缘难断的男人,那就是玫瑰园的建造者、44岁的山东乐陵人梁希森。
就在刘常明、邓智仁、梁振山、陆苍等人走马灯般地为了玫瑰园风头出尽而又落魄失魂的那些年里,真正在土地上勤勤恳恳、一砖一瓦地建造着玫瑰园的,便是这个满口纯正德州口音的梁希森。
跟那些夸夸其谈、自命不凡的风流人物们不同,梁希森的出身可谓卑微至极:他只上过一年小学,曾经食不果腹,浪迹四方。他认不得街道门牌,连自己的名字也不太写得好,签订合同更是难上加难。可是,就是这位近乎文盲的乞丐,从创办面粉厂、手工作坊起步,先后办起了毛巾、五金加工、建筑装饰、钢结构等企业,并组建了一个资产过亿元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森集团。据称此人“性格坚毅,直觉奇佳,讲义气,善用人”。
1996年,梁希森到大北京寻求商机,他几乎是一眼就看上了玫瑰园,很快他与邓智仁挂上了钩,成为玫瑰园的施工商。其间风吹雨打,世事飘摇,江湖人物频繁出入玫瑰园,日日身在园中的梁希森却冷眼旁观、默然处之,只是埋头盖自己的房子。邓智仁没钱付他施工费,梁希森也不硬讨,就一笔一笔地从山东老家调来资金往下垫。几年下来,邓智仁欠下的施工费竟超过亿元,梁希森不知不觉间成了玫瑰园最大的债主。有人戏称梁希森是玫瑰园里最大的冤大头,这位山东农民汉呵呵笑笑,不置可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