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篇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 〇九 大爱厚德为民报国——记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朱玉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孙岗山

扶弱救孤,敬老爱幼,助人为乐,行善积德,是泱泱中华大国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由此也决定了中华大地繁荣昌盛,中华儿女和谐团结。在滔滔的松花江畔,莽莽长白山脉就诞生了一位这样的大慈善家,全国道德模范——朱玉林。

朱玉林,现任白山市育林孤儿福利集团总公司总经理,是位传奇式人物。他在家里兄妹七人中排行第四。在方圆数千里的长白山区,白山市的老百姓中,知道朱玉林名字的并不多,却都知道有个“朱老四”。这位“朱老四”放过猪,种过地,当过车把式,开过汽车,办过企业;他生不逢时,从小就挨饿受穷,遇灾难,挨批斗,三次死里逃生,却官至煤炭调运站站长、孤儿院院长、村书记、企业老总。他扶弱敬老,很多平民百姓、孤寡老人得到他的救助;他行善救孤,办大型孤儿院,救助抚养孤儿387人,直至他们有了工作;他投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使他的家乡成了“小康村”、“国家级生态村”,荣获奖励30万元;他一生追求的慈善事业越做越大,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有生机;他本人也越活越年轻,充满了激情和憧憬!这是大爱大善的结果,这是道德的力量!

他年少时,家里人口多,收入少,家境十分贫寒。那时候是三年自然灾害最严重的1961年,全国闹饥荒,其父还在一起错案中被抓入狱,那时他年仅8岁,本应去上学,却因此不得不去放猪,要养活奶奶、妈妈,与其他兄妹一起肩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13岁在困境中挣扎的他,好不容易有了上学念书的机会,可好景不长,还是因为吃不上穿不上,仅念了三年小学,又不得不辍学回生产队种地。16岁的他在吃苦劳作中长大,上山种田,大人们背多少东西,他也背多少东西,大人们干多少活,他也干多少活,所有庄稼活他样样在行,别人干完了活都能休息,回到家里吃个午饭,可朱玉林不能,他还要趁休息的时候把生产队的牛赶到山上去放,为的是多挣一分工分!放牛时曾把他饿得趴在地上仰脖咂母牛的奶,而被母牛一蹄子踢出老远,还曾啃吃过马槽子里冰冻残留的包米粒,而嘴舌被沾得鲜血直流。寒冬腊月天,寂静的山林滴水成冰,大雪封山,崎岖滑险,朱玉林扛着200多斤的东西艰难地行走,又累又饿,他想停下来歇一会儿,可脚下一滑跌进雪窝子里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当他醒来的时候,他才知道是位躬腰拄棍的老人救了他!这是玉林第一次大难不死。他在生产队当车老板时,使用两匹老马,一匹马架辕,一匹马拉套。每当重载下坡的时候,心善的他都要替老马扛辕,每次扛辕到了坡底才停下来。出事那年冬天,马车拉了一车包米袋子,下坡时坡陡路滑,他又去扛辕子,一脚没踩实,横摔在辕马前面!那是下坡的重载车啊,横卧马前的他,不是让马踩死,就得让紧接着下来的车轮子轧死。千钧一发之际,只见那匹老马,不顾失了前蹄粉身碎骨的危险,猛探头一口咬住玉林肩上的棉袄,把他叼了起来!玉林趁势一划拉就抓住了那马的搭腰,把自己固定在马脖子下面。那老马既扬不起头来,又撒不开腿,就窝着脖子,四个蹄子往前撮,小步倒腿,支撑着下坡的马车直到坡底才稳稳停住。玉林安然无恙,老马却累得不行了,通身大汗,浑身发抖。回过神来的玉林,搂着老马的脖子,好一通大哭啊,这是玉林第二次死里逃生!那年月,农民们太苦了,生活的艰辛,贫困的煎熬,使他们萌生了搞点小生意改变困境的念头。于是,16岁的他就利用在生产队赶大车的机会为乡亲们拉些山货进城去卖,同时,自己也编些柳条筐拿去换点钱。在那个年代,这样做的结果还是被抓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典型,成了当地的“钱广”,在全公社与几个有共类“问题”的人被游斗了48天。这是玉林第三次大难不死。在明里暗里,他得到了众多父老乡亲们的支持、帮助,才使他活了下来!三次大难不死,他从内心感谢故乡这片神奇的土地和万物生灵,他热爱家乡,感谢父老乡亲们,感谢家乡故土,更加坚实的奠定了他自强扶弱的思想基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