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经典名曲 龙船/华彦钧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龙船》是流传于江南一带的一首琵琶独奏曲。清代以来的琵琶名家程青塘、陈子敬、曹静楼等都曾以擅弹《龙船》而著名,其中以浦东派创始人之一的陈子敬弹的《龙船》影响最大。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江南各地,各派又形成了有同有异的多种版本。现在普遍流行的,是华彦钧(瞎子阿炳)传谱的《龙船》。

公元前728年,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滚滚的汨罗江中,用自己的生命,去殉了他亲爱的祖国。于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就有了端午节,就有了吃粽子、佩香囊、挂菖蒲、竞龙舟的习俗,而且一直延续至今。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恐怕是最热闹的了。在全国各地,甚至海外有华人居住的地方,江中湖上,昂着龙头的长而狭窄的龙舟,五彩装饰,两旁坐着一长排划桨手,船头是一位挥旗指挥的人,船尾是一面大鼓。当比赛开始,数十面大鼓同时擂响,无数只船桨同时翻飞,龙舟如箭似地向前飞进。两岸站满观赏的人群,这时齐声呐喊,人声鼎沸,洒满一江的欢乐。

《龙船》所表现的,就是这欢乐的节日场面。

乐曲选用了民间吹打音乐中常用的循环体结构,“打”一段,“吹”一段,吹打相间进行。

全曲共分八段。乐曲从赛龙船时激动喧闹的各种声音中紧紧抓住最有音乐性的锣鼓与歌声作为表现的内容,两者交替出现,相映成趣,即一、三、五、七段是锣鼓,二、四、六、八段是旋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循环渐进体的结构,生动地描绘出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

第一段一开始用琵琶模仿“三通鼓”,在每通鼓之后垫以锣鼓点。“三通鼓”用于古代战争,以击鼓催征。《龙船》选用“三通鼓”显然是为了表现一个“竞”字。阿炳还把《流水》等群众熟悉的锣鼓点移植到琵琶上组成段落,以渲染节日气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