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书法名作 龙藏寺碑 隋/佚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隋)佚名《龙藏寺碑》

隶书、魏碑向楷书过渡,是历史的必然。南方秀媚书风和北方刚劲书风的融合也是历史的必然。这种过渡与融合,在南北朝后期已经在悄悄地进行着,尤其是庾信、王褒等南方文人和书家到了北方以后,更促进了这种过渡和融合。《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及大量南北朝碑碣墓志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情况。

隋代的大一统,加快了这种过渡和融合的脚步,《龙藏寺碑》就是这种过渡和融合的代表。

《龙藏寺碑》已是标准的楷书,只不过在有些横画和捺画上,还可以看到一点隶书的痕迹。康有为对它评价极高,他在《广艺舟双楫·取隋》中说:“隋碑渐失古意,体多闿爽,绝少虚和高穆之风,一线之延,惟有《龙藏》。《龙藏》统合分、隶,并《吊比干》《郑文公》《敬使君》《刘懿》《李仲璇》诸派,荟萃为一。安静浑穆,骨鲠不减曲江,而风度端凝。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虞、褚、薛、陆传其遗法。”隋代本来就是承上启下的朝代,《龙藏寺碑》是承上启下的名碑。它对唐代楷书的完善和多种清丽风格的形成影响很大。清杨守敬说:“细玩此碑,正平冲和处似永兴(虞世南),婉丽遒媚处似河南(褚遂良),亦无信本(欧阳询)险峭之态。”

龙藏寺碑

《龙藏寺碑》今在河北正定隆兴寺。碑通高3.15米(含碑座),宽0.90米,厚0.29米。碑文楷书三十行,行五十字,凡一千五百余字。碑额楷书“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十五字。碑阴及左侧有题名及恒州诸县名,分五截三十行,行字数不等,亦为楷书。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