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刘墉《行书四条屏》
清代初年,由于统治者的爱好,书法成为风靡一时的艺术。尤其是董其昌和赵孟頫,更是备受青睐。使明代已经形成的“馆阁体”书法最后终于形成了“乌、光、方”的特色。刘墉也未能跳出这种风习,但是,他却敢于改造,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字,圆滚滚胖乎乎的,但又不肥痴,不软弱,而是外柔内劲。结体没有一点火气,但却精巧飘逸,很有个性。可以说,清初继承传统而又有所变化的帖学大家,非刘墉莫属。
《行书四条屏》,包括《临古法帖》《李白词二首》《王安石绝句》和《临颜真卿蔡明远帖》。展开书卷,首先给你的是一种整体的美感。喜欢书法的人都知道,写好一个字容易,写好一篇字难。《四条屏》每一篇中的字画大小都差不多,但是由于笔画的粗细搭配错落有致,而且行气贯通,所以毫无王羲之所批评的“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的毛病。这一点,就和赵、董笔画粗细基本相同大不一样。
刘墉用笔非常精审,看似圆圆滚滚,其实筋力内擫,如绵里裹针,有一点像苏轼。但是,他比苏轼要内擫含蓄得多。
他的结体,方而略趋于扁,受颜字的影响很大。他学颜,取其外拓,取其开展,取其易方为圆,但绝不是颜字的翻版。他的结体,与清代后期另一学颜字的名家何绍基倒很有一点相似。
《行书四条屏》中有两幅是临摹作品,但是完全化入了他自己的书法风格之中。如果对照颜真卿的《蔡明远帖》,不难看出刘墉的临本与原作差别很大,由此也可以看出,刘墉的学习古人,是师其意而不师其迹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