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顺琰(1760—1820),高宗第十五子。受禅于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土地高度集中,人民流亡,吏治败坏,武备废驰。卒于承德避暑山庄行宫。葬昌陵(今河北易县泰宁镇)。
读《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失鹿嗟暴秦,争逐惟汉楚。
汉兴楚沦亡,要论无烦语。
知人不知人,刘项成败举。
入关先得民,三杰寄心膂①。
大度纳善言,劳心历险阻。
项籍匹夫雄,搏战力能御。
骄慢轻哲贤,一增时龃龉。
信谓妇人仁,了然若观炬。
注释
①心膂,比喻亲信骨干的人。《尚书·君牙》:“今命尔予翼,作股肱心膂。”又,《三国志·周瑜传》:诸葛谨等上疏曰:“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爱新觉罗·顺琰平时读书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并经常以诗的形式写下他的读后感。其所写者有《含碧堂自警》、《读〈史记〉》、《读〈尚书〉》、《读〈通鉴〉》、《读〈通鉴纪事本末〉》等多篇。而《读<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是作者《读<通鉴纪事本末>》组诗中的一篇。
诗为五言古体,押仄韵,并一韵到底。不过全篇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起首至“刘项成败举”以上六句为前一部分,以感叹入题。开头两句,作者巧用一个典故概述了秦末的天下形势。“逐鹿”,典出《史记·淮阴侯列传》:“蒯(通)对曰:‘秦之纲绝而维弛,山东大扰,异姓并起,英俊乌集。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史记集解》引张晏语云:“以鹿喻帝位也。”群雄并起,很快便是楚汉相争。鹿死谁手?第三句作了回答:“汉兴楚沦亡。”原因何在?第五句点挈全篇:“知人不知人。”第一部分中,叙述与议论相结合,含蕴着感慨,一气而下,迅速破题。“入关先得民”而下至篇末十句为后一部分,以对比论题。此分三层。前四句写刘邦,一句言一事。刘邦入关以后,“悉召诸县父老豪杰”,去秦苛政、约法三章,并发布安民告示:“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秦民于是喜而犒劳军士,”唯恐沛公不为秦王”(《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作者颙琰首先抓住刘邦“得民”这一点,真是笔力千钧,因为“得民”亦在“知人”之列,民心向背,不能不说是刘、项的成败关键。强调了刘邦这一取胜的坚实基础,以下所论的得心膂之力、纳忠谏之言、历险阻之劳,才具有了现实意义。由此亦可见作者结构经营上的深厚功夫。接着中间四句写项羽,与前面一层写刘邦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作者刻划项羽仅用“匹夫”二字,便惜墨如金但又恰如其分地表现出项羽勇而无谋、失道寡助的孤家寡人形象。抓住这一个性特点,才使下文所述项羽之自恃力悍、骄慢轻贤、为人所弃的结局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对于刘、项成败的原因,汉之君臣间曾经做过一次很有趣味的探讨。据《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记载,刘邦一日尝作设问:“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答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则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然而刘邦却出人意表地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幌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饋,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如此评论,真可谓是知彼知己者的绝妙总结。结尾二句是第二部分的第三层,以比喻呼应论题.作者在上面两层对刘、项的鲜明对比中,自然地让读者看到了结论。“了然若观炬”,一个通俗而又形象的比喻,真是水到渠成,使“知人”与“不知人”者判然见于目前。诗之论题于此得到了总结,全篇结构也得到了有力的收束,果真是撒得开,而又收得拢。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