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高和“官场反腐”题材的“封笔之作”,便想写上几句附在书后——是个小结,也算个解释。
高和发表第一部中篇《贵金属》是1992年,还获得了“甘肃省飞天文学奖”。但是让他成为知名作家的,却是2005年出版的官场反腐长篇小说《接待处处长》。因为这本书,当时还流行了“亚腐败”一词,并流到了“两会”上,成了“代表”“委员”们的话题。2006年出版的《局长》是他同类题材的第二部长篇,卖得也很好。今年又有了这部《官方车祸》。
既然以官场反腐小说而知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都很好,为什么要就此题材而封笔呢?排除了高和江郎才尽、市场不好、素材枯竭等原因,就只得把封笔的原因归于“失望”了。别看失望这个词儿有点虚,力量却很大,经常能把人变得很决绝。失望向前跨一步,就是绝望。“文革”中那些不堪辱而自杀的知识分子,大都是由失望走到了绝望的境地。而王国維的死。据说也与绝望有关。
失望的根源大致可归于“愿望的是无法达成”。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愿望应该是:在人格独立、意志自由、思想自由、表达自由的前提下,以文化艺术的形式探究真理、批评社会、监督政府。如果他们长期无法实现这种愿望,甚至还要因这样的努力而招致屈辱、迫害,便难免失望、绝望。古往今来,中国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有着更多的失望,更多的绝望。
就官场反腐这个题材的封笔,既包含着高和创作方面的失望,也包含着他社会现实层面的失望。
创作层面的失望,可以做以下的分析。高和的三部官场反腐小说虽然好看、好卖,但是小说所反映的,却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与实际情况有着很大的差距。高和就此题材的写作历程,实际上是备受隔靴搔痒、浅尝辄止折磨的历程。试想,一个文艺家有着十分的深刻要表达,却只能表达三分;有着十分的激情要抒发,却只能抒发三分,这将是怎样的滋味?不仅如此,读者和历史还有可能误解作者,认为这不是他的三分,而是他的十分,进而使他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会被历史归类于“投机文人”。也许有人会说,即使是三分,也比封笔、一分不分好吧!我想这应该是“玉碎瓦全”的问题,没有多少探讨的意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