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术的发明起源于捶拓和制造印章技术。
我们的祖先在石头上镌刻文字,最早见于实物的是战国后期的石鼓,到东汉蔡邕于熹平(172~177)年间奏请镌刻碑文,以订正《六经》的文字。汉代刻石经为后世历代统治者作出了榜样。我国刻石活动的传统自公元2世纪一直持续到18世纪。刻石的传统发展了捶拓技术。将石刻文字转录到纸上的方法称为拓石。
《隋书·经籍志》记载了隋炀帝藏有汉魏石经的全部拓本,并记载说南朝梁代的藏书目录中也有石经拓本。拓碑是一种极好的复制文字的方法,它不仅解决了抄写的劳苦,而且还可避免抄写错误。不过由于碑刻文字是阴文,捶拓出来的塌本是墨底白字,阅读效果并不理想,然而它却给印刷术发明带来了重要启发。
制造印章技术我国很早就有了。在战国时代印章就已经常见了。《周礼》中有“玺节”的记载。“玺节”就是印章。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皇帝用的印称为“玺”,普通官私用的才称为“印”。汉时用印封检奏章,故称为印章。秦汉以前多为阴文印章,秦汉以后多为阳文印章。印章的体积很小,一般只刻三四个字的姓名或官衔。由于印章上多为阳文,即反刻的,它印在纸上的是正体的白底黑字,非常清楚。捶拓技术和印章的雕刻方法结合起来,导致了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从文献资料上看,应当不晚于唐代中叶。例如唐穆宗长庆四年十二月(824),元稹为白居易所作的《长庆集序》,就记载当时有印本书的出现。
在实物方面,首先要提到敦煌发现的咸通九年(868)的《金刚经》,它是现知世界上最早的刻印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这部书是一个长约十六尺的卷子,本文由六个印张粘缀而成,前面还有一幅题为《祗树给孤独园》的图,其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在祗园精舍向长老须菩提说法的故事。卷末刻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的字样,其文字图画浑朴凝重,精美异常,其刀法纯熟,墨色匀称,印刷清晰。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今天可见的最早的印本历书是乾符四年(877)历书和中和二年(882)历书残本。1944年在成都东门外望江楼附近的唐墓中发现有《陀罗尼经咒》,印本居中部分是梵文,纸端印有“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卖咒本”,这是国内现存最早的佛经印刷品。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