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9月15日,16开本的《青年》杂志月刊第一期由群益书店出版问世,开始发行仅千册。在创刊号上,陈独秀发表了发刊词《敬告青年》,提出科学与人权“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举起了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
《青年》杂志出版后,上海青年会写信到群益书店,说《青年》杂志和他们的《上海青年》杂志名称雷同,劝《青年》杂志及早更名。于是从1916年3月开始,《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新青年》创刊之初,对现实政治问题并不关心。陈独秀认为,时下袁世凯复辟的主要原因是国人普遍地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这也是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的原因之一。所以,陈办杂志的目的就在于“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
在《新青年》答读者问中,陈独秀说:“谁说本杂志代表舆论?本杂志的宗旨,就是要反抗舆论!”
在《新青年杂志宣告》一文中,陈独秀憧憬着理想中的新社会:“我们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互爱护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
陈独秀为他的时代疾呼:“破坏,破坏偶像,破坏虚伪的偶像。吾人信仰,当以真实和合理的为标准。宗教上、政治上、道德上、自古相传的虚荣,欺人不合理的信仰都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此等虚伪的偶像倘不破坏,宇宙间实在的真理和吾人心坎儿里的信仰永远不能合一。”
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是胡适,但宣传者、推行者却是陈独秀。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后,陈独秀继而发表《文学革命论》,在文中大声疾呼道:“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曰,推翻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瞭的通俗的社会文学。”结尾,他宣称“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