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一起干事,无论是打仗还是造反,大抵要有旗帜。贾谊《过秦论》上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但凡叫个旗,有竿还得有块布,布上应该是写着一个大大的“陈”,或者“张楚”两个字。古代军队作战,按孙子兵法的说法,旌旗是用来统一号令的。每个作战单位都有自己的旗帜,上书单位首长的姓氏,先是小单位的统一,而后大单位的统一,众兵听命于小旗,小旗听命于大旗。有时旗帜也用来迷惑敌人,布空城计,要遍插旗帜,人数不那么众多的军队,旗帜多了,敌人远远望去,没准会望而生畏的。所以当年的太平军打仗,几乎人手一旗,远远望去,旌旗满眼,一万兵,会被人当十万来看,在湘军崛起之前,吓唬清军,非常有效。
进入热兵器时代,通讯工具比较发达,旗帜的作用没有那么大了。只有非常落伍军队,比如马桶将军王怀庆的兵,部队打仗才会打着绣着“王”字的大旗往上冲。一般来说,旗帜往往就是一种标志,一种区别敌我的标志,主要用来宣示立场。武昌起义,起义军打出来的是铁血十八星旗,这个旗帜,是共进会的旗,据说表示中国的十八行省。其实,按道理共进会属于同盟会的一支,同盟会当年成立的时候,定的旗帜是青天白日满地红,作为一个分支,敢于独树一帜,实际上反应的是同盟会内部的纷争。
1905年同盟会成立的时候,孙中山力主用兴中会的青天白日旗,这个旗帜是他的好友陆皓东设计的,而陆皓东在孙中山1895年策动的第一次起义中牺牲,而后,兴中会的几次起事,都打这个旗帜。对孙氏而言,同盟会继续打这个旗帜,一来纪念烈士,二来也昭示着孙中山革命的正统地位——他革命最早。但是,在商议确定旗帜的会上,大家七嘴八舌,什么提议都有,有提议五色旗的,有建议用井字旗的,有主张用十八星旗的。最可笑的,还有建议用金瓜斧钺旗的。各有各的理由,五色旗是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同时也暗含着五行;井字旗象征井田制,耕者有其田;而十八星则是代表十八行省,看似学美国,一个地方一颗星,但形状则类似传统天文学上的星宿;金瓜斧钺据说则是代表着汉人的尚武精神。连一向拥孙的黄兴,也觉得青天白日旗不大好,关键是跟日本的旭日旗太相似。言外之意,起义的时候打出来,容易让老百姓怀疑是汉奸。没有办法,孙中山最后妥协,在青天白日上加上红底,形成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新旗,在保留青天白日的基础上,加上国人喜欢的红色。而红白蓝三色,当时又象征着自由平等博爱,所以,最终说服了同仁。而共进会的独树一帜表明,当初的一致同意,看来还是言不由衷,其实大家肚子里还是各有算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