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庄子和他的哲学 第四节 一个看透了生与死的达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达,就是明白;明白了就豁达,想得开。在处世方面,庄子幻想着绝对的自由,逍遥自在。对待生死,庄子主张豁达,不必因生而乐,以死为苦。

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死,首先要弄清生死的道理。庄子说,万物生生死死,死的留下了种子,种子又生出新的一代,它们一个接着一个,一代接着一代,在天地这个“陶钧”上转,形成了一个圆环。它们不仅能产生和自己同类的后代,而且能变成和自己不同类的东西。《庄子》书中,开列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物种演化清单。说有某个种子,得到水,逐渐变成了苔藓;苔藓生到丘陵上,变成车前草;车前草后来又变成一种水草,这水草的根变成蛴螬,叶变成蝴蝶;蝴蝶又变成一种虫,这种虫变成小鸟;小鸟的唾沫变成吃醋的小虫子,这种小虫子后来又变成某种草,再几经变化,后来变成豹子,豹子变成马,马变成人;人死以后,又参与这种变化。因此,每一种物,本身都是一种“种子”,种子产生了另外一种物,这物生命的终结,就是另一物生命的开始。开始接着终结,终结又接着开始,这生命的圆环,没头又没尾。

庄子的这个清单,今天看来非常可笑,非常荒谬。但是它比起上帝造人的神话,却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而且他还指出了,陆地上的生物是从水生物变来的,高级的生物是由低级的生物变来的。

万物为什么能互相转化?庄子说,他们都是由气聚合而成的,“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气聚合起来就是一个人,气散了,人就死亡;“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人是如此,物也是如此。万物的存在,就像一些闪烁不定的斑点,一会儿有了,一会儿又没了。天和地,也是一个物,不过是一个大物罢了。物是如此,由物的运动变化所产生的那些现象也是如此。安全和危险互相交替,灾祸和幸福互相生成,到了极点就会回头,这个完结那个就会开始。得道的人,就是要处于这个圆环之中,听任事物的变化,不干涉它们,也不过问它们;不问它们从哪里来,也不问它们到哪里去,更不问它们为什么,这就抓住了道的枢纽。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