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独尊儒术以后道家人物和道家学说的命运 第六节 《老子》和中国的士大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读了书就必须去做官,就像农民必须去种地一样。但读书人多,官位少,大官的位就更少,于是蝇营狗苟、阿谀奉承、行贿受贿、阴谋诡计就出来了。为了抑制一下这种坏风气,古代国家也会表扬一些有德有才而不愿做官的人。

秦汉以前有才能而不愿做官的,一般称为隐士。隐士们有的住进深山,有的也就和一般人住在一起,只是干着被当时人认为是卑贱的职业:种地、做工、算卦等等,但经商的不多。汉代独尊儒术以后,隐士们又多是儒生。魏晋以后,佛教道教兴起,不少隐居者,往往被当成道士,特别是那些隐居深山的。比如诸葛亮,当初就是个隐士,现在戏剧里多把他打扮成道士模样,就是人们把他当成了道士。其实三国时道教刚刚兴起,他和道士一点关系也没有。宋朝初年有个陈抟〔tuan团〕,原本是落第儒生,逃进了深山。人们传说他会炼黄金,后周的皇帝把他找来,观察了一段,看他没啥能耐,就放了他。人们还传说他有养生术,能让人长生不老。宋朝的皇帝又把他找来。他说:“我确实没什么养生术。再说,养生术对皇帝有什么用呢?皇上把国家治好,就是最好的养生术。”在后人心目中,陈抟却是最出名的道士。

宋代以后,那些不愿做官、却又不逃进深山的,还是儒者。逃进深山的,往往被当成道士。

也有些假隐士,把隐居作为出名、做官的捷径。比如和陈抟同时、名声也很大的种放,后来成了恶霸官僚,名声很坏。

隐士们隐居的原因很多,但多数是在求官的道路上受到了挫折,看到了现实社会上的危险和丑恶。他们淡于名利,不追求物质享受、不和人竞争。这一切,和《老子》、《庄子》的主张完全一致。老子、庄子本人就是隐士,他们的学说,自然成了隐士们的旗帜。隐士们也会有意无意地欣赏《老子》的主张。而且,除非他有特别的声明,后人还往往给他们披一件道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