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学校的礼仪制度 第五节 礼仪的教育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释奠、束脩、视学之礼,在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中,是最为重要的三种礼仪制度。但实际上,中国古代学校的礼仪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仪式本身,学校既然作为传习礼仪的场所,校内的一切活动都无不遵循礼制的规定,使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文明礼仪的熏陶,从而变为自觉的行动。然而礼仪教育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社会及家庭也同样起着教育的作用。古人在子女未入学前,就已开始了礼仪的启蒙教育。据《礼记·内则》所述,当幼儿长到自己能够吃饭时,要教会他使用右手;到学说话的时候,要教他掌握说话的节奏;长到六岁时,要教他学习简单的数字和辨认方向;八岁时,开始教他进退辞让的礼节,学会在进出门户,入席就餐时,要让长者先行、先食;九岁时,再教他掌握每个月的天数和朔(初一)、望(十五),以及纪年、纪月、纪日的方法;10岁时,就让他出家门,拜读于“师”,学习文字书写和计算之术。在穿着上不用帛做衣裤,还穿孩提时的服装,目的是培养他崇尚俭朴,杜绝奢侈之念;13岁时,则教他学习音乐、诵诗和射箭;15岁则入学就读。由此可见,古人自幼就在家庭受到礼仪方面的教育,习礼而懂礼,这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原因。孔子的20世孙孔融,家中兄弟七人,孔融排行第六。他四岁时,每逢与兄弟们一起吃梨、枣时,总要从中挑选最小的自己吃。大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理应吃小果实。”这位自幼识礼的孔融,后来成为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建安七子”之一。

学生进入学校后,尊敬师长是最基本的礼节。学生初次面见老师,要行“跪拜”礼,平时见面则行揖礼,发展到后代,则以鞠躬为礼。行走时,学生须让老师先行,自己跟随其后。在称谓上,学生称授业、传艺者为“师”。师在古代既是官名,也指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如乐师、卜师(占卜者)等,而传授知识的人就称为“教师”或“老师”(老,指年龄大或从业时间长,阅历丰富)。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古代也称老师为“师父”、“师傅”、“恩师”等。由于“师”更多地是指在学校教书的人,于是形成了许多与“师”相关的词汇,如把老师传授的知识或技能称为“师法”,入学又称“师门”、“师道”,老师和学生合称“师徒”、“师生”,同就学于一个老师的学生则以“师兄”、“师弟”相称,等等。“先生”也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敬称,先生既含长辈之意,又含学识渊博、颇具修养之意,因此也常用在称呼德高望重者或学者。古人也称德高望重的人为“公”,因此它也常用来称呼老师。行束脩礼时,以入门拜见先生象征着进入学校,开始学习,所以学生往往自谦为“门下”、“门子”、“门人”、“门生”、“门徒”、“门孙”等。有时还以“后生”、“晚生”、“小生”、“晚学”、“弟子”等自称。可见在学校里一切都以礼为规范,为准则。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