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中国古代货币源远流长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货币体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11年),商品交换大为发展,引起货币的大量流通。由于500多年的封建割据,造成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各地不同经济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货币形态,建立了不同的货币体系。它们的共同特点是:(1)以铜币为主,兼用金、玉、银、锡、布帛及贝币,各地自由铸造,分散发行,货币形制不一,轻重大小比价各异,均源于当地的生产工具,并由原始形态转向轻小适用和圆形化。(2)黄金铸币,战国中期以后,金币在南北各地广泛行用,以金钣、金饼两种形态为主。各国金币虽各自为政,但区域性限制并不明显。战国末期,金币和铜币已成主要货币。这些货币,概括起来,有以下四个货币体系:

(1)布钱体系

布钱流行于两周、三晋、郑卫等农业区域,即今黄河中游的河南、山西、河北地区。布钱原意为流布久远。布,源出于锄草农具“镈”〔bo博〕,简写为尃,音转借为布。钱,源于古代“剗”〔chan产〕转音,剗即铲地的铲。布钱的发展,又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原始布。约在殷商后期及西周初期已经存在。又名大铲布,形如农具铲,是我国最早的实物货币之一,也是金属铸币的雏型。它尚未脱离钱镈农具原状,体大銎〔gong巩〕短,厚重粗糙。此布有多种,主要有无字布,益字原始布,庐氏原始布,有纹饰,较美观。

第二,空首布。西周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形体比原始布大为缩小,轻薄整齐,制作精良,也称铲布。此布銎长,空可纳柄。币身有多种形状。平(方)肩弧足或足面稍向内凹者,如方肩空首布。钱身近正方形,正背有三道直纹及文字,如安臧布。尖肩尖足空首布,正背也有三道直纹,如甘丹布。斜肩空首布,晚期出,最大的为三川釿〔yin银〕布,最小的为东周布。这些布钱多附有文字,记干支、数字、地名、天象、事物等内容,一字二字不等。其货币单位为“釿”,春秋时重35克,战国早期12—17克,晚期轻至10克左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