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制钱,承袭明制,鸦片战争前,定钱制钱式,银钱并行。五口通商前后,西方列强大肆入侵,制钱由初期稳定渐趋衰落。咸丰时期恶性通货膨胀,显示制钱已达“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境地。清季曾用机器铸钱,回光返照而已民国初期,有些地区曾少量铸钱,转瞬即逝。终被铜元所取代。
清廷入关前已在满洲铸钱。1616年铸满文天命汗钱和汉文天命通宝,1627年铸满文当十天聪钱,仿天启大钱形制。这些钱的满文都是旧字体。入关后,在工部设宝源局,户部设宝泉局,开铸“顺治通宝”。又在各省设局铸钱,历代铸局常有增减,前后设置60所以上。这是官炉钱,私铸不可胜计。这种分散铸钱政策,行了200多年,直到1905年天津设造币总厂,才统一铸钱。
顺治制定标准钱样“顺治五式”,定足陌一千文为一串,成色是七成红铜,三成白铅。钱每文重一钱,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改为一钱四分。要求照此铸钱。其中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至四年铸顺治钱一式,光背仿古钱,每十文当银一分,银一两值钱100文。顺治五年铸顺治二式,仿开元钱,钱背一汉字标明24局名,如户、工、陕、江、浙等等。顺治十年铸顺治三式“一厘钱”,钱背穿左直书一厘二字,即一文值银一厘,穿左有局名,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收回销毁。康熙十七年改铸顺治四式满文钱,钱背有两满字宝源或宝泉。同年又铸顺治五式满汉文钱,钱背穿左一满字,穿右一汉字,均局名。嗣后各代铸钱均照此办理。计有康熙(仿四、五式)、雍正(仿五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宣统九种通宝钱。咸丰还有元宝、重宝。同治初另铸祺祥通宝,未用。同治钱有小钱及重宝当十钱。光绪钱最乱,另有重宝当十大钱及机制钱,小钱众多,有的只重六分。宣统钱只有宝泉局铸大小两种及少量机制钱。清制钱只在形状上保持规定式样,其余均由各省各自为政,随铜价和铸利而变。私钱更滥。制钱危害人民之惨烈,无可比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dd123.cc
(>人<;)